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村落 > 正文

木氏为何到明初才“入城”

时间:2020-01-05 00:34     来源:云南少数民族网     作者:综合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当木氏的地位在丽江纳西族社会中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候,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当木氏的地位在丽江纳西族社会中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候,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唐朝时中原与吐蕃的关系时好时坏,最后由韦皋招抚南招,击退吐蕃,使磨些蛮居住的金沙和雅砻江一带成为唐朝与吐蕃之间的交界地带;而到宋朝时期,宋太祖放弃了答对打渡河以外大片区域的治理,使滇西北地区各民族少了征战迁徙之苦,多了和平发展的机会。而元朝是以蒙古族建立的政权,由于蒙古族与藏族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比较密切的宗教文化关系(元朝皇帝请西藏宗教领袖八思巴为国师,并创制蒙古文),使中央政权对西藏的关系进以步改善。于是,丽江一带所具有的“战略地位”不复存在,磨些蛮不在负有“守边”任务。就是在这种全国民族矛盾和政治格局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条件下,木祖先的注意力从军事斗争转移到经济文化发展这一问题上。

  也就是从元朝起,纳西人从游牧与征战的民族变为完全定居的农耕民族,木是氏祖先开始对丽江坝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疏浚河道,排捞引水,开垦土地,并在原通安州所在地的村镇内加修了社仓等设施,使‘巩本’(仓禀村)到元朝后期已初具城镇规模,为木氏祖先的南迁创造条件 。

  元朝从1279年始到1368年止,总共不过90年时间,由于全国政治大局的变化,也由于丽江土司战略重心的转移,使白沙街逐渐失去原来的价值,纳西王不再顾虑有“敌人”敢于越过金江天堑进入丽江。战马早已放归山林,铠甲早已腐烂,刀剑已经生锈,他们曾经立脚的纳片沙坝笼罩在一片荒凉与萧瑟之中。于是,到了明朝初年,他们决定放弃白沙,迁址“巩本”这是纳西族历史上最关键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战略转移,从此开始了纳西族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代。

  当元朝统治者被明朝所取代的时候,丽江土司阿得不愿追随梁王(元未明初云南统治者)负隅顽抗,而是第一个表示归顺。因为他的祖先曾经在这种变革与选择中获益良多,他不能错过 这次机遇。

  1382年,(洪武十五年),明太祖朱元章命博友德、沐英、蓝玉三员大将率领十万大军进兵云南,歼灭了负隅顽抗的梁王政权。丽江土司阿得赶着精心挑选的127匹丽江马,带着带着许多金银财宝,亲自到南京朝拜皇帝。(他显然知道朝拜皇帝的重要性,但元朝皇帝是自己找上门来,而明朝皇帝远在南京,他只有找个借口去拜见,才能达到政治目的)。果然,刚获得全国政权不久的朱元璋对阿得的忠心表示嘉许。据《木氏宦谱》的记载:

  阿得.......元未任通安州知州,后复升改丽江宣抚司副使。大明洪武十五年,天兵南下,克服大理等处,得率众首先归附,总兵管将军太子大师颖国公博友德等处奏闻,钦赐以木姓.....十六年奉颖国公扎付,似本俯知府,开设丽江府。

  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木得在狮子山麓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即后来所称之“木府”。木氏终于在明朝初年放弃了立足千余年的白沙,正式搬迁到“巩之”。

  关于丽江城的始建时间,应从宋未元初置通安州时算起,这似乎无异议,但不少学者又把帜通安州与木氏与祖先扯在一起,得出木氏祖先创建大研镇的结论。笔者从本文第一章便指出古城起源代经济活动这一点,肯定古城是在原始村落的基础上自然发展起来的,《木氏颐谱》记载木得洪武十六年“开设丽江府”,进一步证明了以上观点。

  其实,就连40年代在丽江生活的“老外”顾彼得也看出了这一点,他说“丽江城实际上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村子形成的连合体,每条街都可以村子的名字命名,例如大街是乌伯村,我住的那条大街就叫乌托村。”

  直到今天,丽江城的街港地名仍保留着“村”“寨”的原意,如大石桥附近叫“阿余灿”,八河叫“巴坞”,还有“串堆坞”,“坞泊”等,都含有村寨之意。木氏为何到明初才“入城”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