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村落 > 正文

旧邑:建筑精美的白族村落

时间:2020-01-05 00:35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杨源忠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端坐在祥云禾甸坝龙潭山前的旧邑村落,遵循“背山面水”的特点,仅依龙潭山脚而建,龙潭山秀美茂密的植被成了旧邑白族民居建筑村落的天然屏障。

 

  原标题:旧邑——建筑精美的白族村落

  端坐在祥云禾甸坝龙潭山前的旧邑村落,遵循“背山面水”的特点,仅依龙潭山脚而建,龙潭山秀美茂密的植被成了旧邑白族民居建筑村落的天然屏障。东有汉代石棺古墓群遗址;南有悠久传说的小鸡山;西有自然生态优美的碾子沟农家乐景点;北有古树苍天,钟声悠扬,香客络绎不绝,始建于元朝的万寿古寺。

  步入旧邑村,穿过古槐婆娑树影的阳光斜照进的巷子,看着那些踮起脚尖才能望见的一方方层叠于历史、层叠于时光,层叠于无数风雨的鳞次栉比瓦房民居,体味从小就熟悉的瓦檐勾勒的韵味,那真是为心灵留住了一个诗意的空间。

  清凉的村,古朴的道,村中几棵古槐,树冠浓荫遮覆,不仅传承和记录历史,也装饰美化、辉映村落生辉。树下,儿童快乐的玩耍,更显古槐生机无限。村内的白族聚集民居,受白族民居建筑的影响,受白族文化与民俗风情的熏陶,具有丰富的白族文化传承。整个村落建筑顺应地势呈带状布局,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落,高低错落,历经沧桑,古貌依旧。

  由北向南,探访村落老去的痕迹,读村落一段段天长地久的旧风古景,寻觅岁月没有来得及抹去的古朴民居建筑群影像,一下子定格在那一个时代,就像秋天拾起的一片落叶,被夹进书页里。方方正正的鳞次栉比的民居旧宅老屋,用石头打基础,泥土筑墙,木头、瓦片盖顶。翘檐门楼,漆栏雕梁,匠心独运,构成许多韵味醇厚的版画精彩纷呈,凝聚了旧邑民族的聪明才智,不仅在建筑结构技巧上独具风格,且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顺着古槐披拂的诗意大道,穿过巷道往南村头行走,一方方粼粼比比的瓦房,一砖一瓦,搭建出旧邑村落灿烂的生命,书写着村落生动的历史。

  走到村南尽头回转,顺村后水渠道路行走,不需走太远,就看到绿树成荫,翠竹成林的自然风景。村民们秉持对自然山水的敬畏,最懂得以与自然相处,以对自然最少的索取,用他们的朴素的生活观,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呵护了这里的一草一木。这样的情景,其实是久违的人之初的生活,就像人类最初面对自然的时候,依然保留的那份天真、质朴与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自然同生共融的宽厚,在仰望中寻找生命与心灵的家园。

  沿渠道向北,爬上小坡,似乎就到了一段古典诗悠扬的韵尾。旧邑村以儒家文化为根基的一座文庙,斑驳沧桑,像老人脸上的纹理,引领你出入历史文化空间。文庙斗拱重檐,翼角轻举,线条流丽,形制古朴,勾窗图案各异,典雅秀丽,凝结着民间匠人对文化的期望。一百五十多年来,文庙与烟云沧桑为邻,与清风明月为伴,它的魅力,就体现在那未被风雨侵蚀,年复一年古老拙朴的企盼上,日复一日情真意切的召唤上。

  读罢文庙,返回村前,去倾听锁水阁的回声。旧邑村自古水源丰富,新兴苴水库输水高沟、中沟、禾米河环绕,为农业生产、生活提供保障,是典型的山水村落。现存的锁水阁,建造奇巧,设计美观,做工精细,飞檐斗拱,画栋雕梁,保持了明清时代的建筑特色,不仅是锁住大河坝这方水土的镇水“法宝”,更是村落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贴士:旧邑村落,距县城24公里,禾甸镇1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禾庄路、祥姚路穿其而过。整个旧邑村落遵循“背山面水”的特点,仅依龙潭山脚而建。一睹白族民居建筑,就会让人们感受到浓郁的白族文化气息。从祥云县城和下川坝到楚雄大姚的人们,都在这里碰头。公路上客车、货车、摩托车、马车和自行车来来往往,见证着络绎于途的人们。旧邑:建筑精美的白族村落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