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村落 > 正文

论拉祜族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时间:2020-01-05 00:43     来源:中国知网     作者:综合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古村落景观集民俗、宗教文化等于一体,影响意义深远。

 

  随着人类社会对古村落文化的不断挖掘,其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不断增加,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盲目的旅游开发不仅会忽视古村落景观的文化内涵,还会使古村落之间变得大同小异,不能凸显古村落的文化特色,加上古村落间林立的现代建筑,与原有建筑相互掺杂,使古村落景观原有的典雅朴素之美消失殆尽。因此,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特地结合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拉祜族,从多个角度介绍了拉祜族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

  1 古村落景观的组成

  古村落景观主要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由古村落及其周边空间体系内的众多要素共同组成的综合体。

  第一,自然景观

  古村落的自然景观是形成文化景观所依赖的基础,其主要包括古村落内以及村落周边空间中的动物、植物、地貌、地形以及水体等资源,是众多自然要素密切联系的综合体。以拉祜族为例,普洱地区的许多村落属于典型的拉祜族村寨,一路上原始森林、雾气浓厚、空气清新,杆栏式建筑、木头打桩,还有那拉祜烧鸡糯米粑粑烧河鱼、打陀螺采摘茶叶,无不悠哉。

  第二,人文景观

  纵观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村落一直都以基本的社会单元而存在着。从存在形态方面出发,古村落的人文景观主要包含有形景观以及无形景观,其中有形景观是指经人所创造的各类可依托载体而存在的有形体,是被物化的人文景观,也是人类在古村落中繁衍生息、筑房造路等生存活动的环境景观,也包括古村落内的历史文物、文化遗址以及历史建筑等[1]。例如拉祜族,首先要说的是他们的音乐,音乐无国界无地域无民族,在这样偏远民族化浓厚的拉祜族乡村里,音乐可以说是他们生存的载物,80%村民基本都会弹吉他,并创作出一系列歌,《实在舍不得》《快乐拉祜》等,动人的旋律感动过无数的人,同时自身的音乐与他们的舞蹈结合,就是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2 拉祜族古村落简介

  拉祜族聚居的地方一般在云南的山区,其村落一般位于群山围绕之中,村寨建在山坡上,竹楼正好可以修建在山坡上而地表环境不被破坏,并与当地的地理特征相适应。从其房屋的布局来看,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关养家畜,存放杂物,有效的节约了空间,防止了占用更大空间,破坏更多植物的可能。上层是房屋的主体,里面包含有火塘、堂屋、卧室等。古村落,寨子和茶树、古树互相掩映,传统的杆栏式建筑划分为简单的楼层,人居住在二层,一层喂养牲畜或堆放杂物。

  拉祜族作为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大多分布在现今云南省临沧地区、普洱地区、西双版纳、红河以及玉溪市,其中澜沧县是我国仅有的一个拉祜族自治县,该县聚集着国内46.7%的拉祜族人口[2]。拉祜族房屋一般依山而建,建筑结构较为简单,沿着山势开挖地基,取 4根~6根木头,用茅草盖顶,再用土筑墙,一间典型的拉祜族房屋就建好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拉祜族的村落一般“开门见山”,每间房屋中都会设置一间堂屋、一间火塘与两个房间。火塘一般位于太阳升起的地方,它在拉祜族人眼中具有神圣的地位,人和牲畜都不能随意践踏,同时要保证火塘不被水淋到,因为在他们眼中,火塘意味着人的灵魂,如果火塘熄灭了,意味着人的灵魂走了,那么这个人也就有危险了。火塘对于整个村落而言,它的旺盛也代表着民族的生生不息。除了火塘之外,堂屋也是拉祜族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在房屋的中央。文革之前,一般会摆放供桌和香炉,但是后来在文革期间被撤消了。除此之外,有的拉祜族人还会把堂屋当作客厅来使用; 有的房间不够用,还会在堂屋里睡觉; 有的也会摆放杂物。而除了火塘和堂屋的两间房间,离火塘近的一间房大多留给老人,而另一间小房间大多留给家中的年轻一辈居住。

  3 拉祜族古村落保护中的困境

  首先,人为破坏现象严重。由于拉祜族当地政府及人民盲目追求现代化发展,认为古村落内老旧的建筑物以及有残破点的古建筑是现代化建设的绊脚石,将其推倒重新筑起所谓现代化的“洋房”,丢弃集文化、历史、艺术等众多价值为一体的古建筑,也对古村落的整体风貌不管不顾[3]。同时,由于拉祜族古村落中人口的不断增加,各类问题接踵而至,首当其冲的就是住房问题,有些村民会拆除自家的古居建为现代风格的楼房,严重破坏了古村落的历史风貌。近些年,拉祜族古村落的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有些村民盲目开展娱乐、住宿等旅游项目,并从中获利,这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古村落景观及环境造成伤害。

  其次,自然磨损及损毁。拉祜族古村落中的古建筑大都年代久远,很多古建筑都历史悠久。我国早期的古建筑物多为砖木结构,尤其是木结构的建筑物,在云南的山区之中,建筑物中的木质材料往往难以承受雨水、蚁虫等的侵蚀,因此,很多建筑物会损坏、倒塌。再加上地震、疾风等极端性自然天气的破坏,极易对古建筑造成磨损和损坏,因此拉祜族古村落中很多古建筑会出现屋顶坍塌等情况,有的甚至会突然倒塌,自然损坏严重的建筑物早已面目全非,只剩下断壁残垣和一片片的废墟,这都加重了古村落景观保护的难度。

  最后,村民的保护意识薄弱。通常拉祜族古村落中村民的受教育程度都不高,文化水平有限,对于古村落的文化、历史价值等认识不够,因此对古村落景观的保护意识也较为薄弱。古村落中的村民不仅盲目追求现代化的建筑式样和建筑材料,肆意重建、改建以及扩建村落中的古建筑,而且极易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随意拆下古建筑的雕刻、门窗等卖给“淘金者”或者游客。村民们本应当保护古村落景观和自身的生活环境,但是由于薄弱的保护意识,却做出一些破坏古村落建筑及景观的事情,严重阻碍了古村落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4 拉祜族古村落保护与传承

  由于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拉祜族建筑形式逐渐摆脱了地域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限制,民居由干栏式建筑发展到今天的几何型瓦房的过程是一种文化解构与重构的过程,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4]。

  首先,增强拉祜族古村落村民的保护意识。拉祜族古村落的保护,离不开仍居住在村落中的村民。通过适当的教育与宣传,对村民的言论进行合理的引导,在拉祜族村民间普及古村落的独特性与重要性,帮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古村落的文化价值与重要意义,促使广大拉祜族村民自觉地参与到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之中。除此之外,要重视村干部和村民的法律教育活动,并在古村落的保护中,同广大村民多沟通、多交流,听取村民对于村落保护的建议,不要让村民的参与流于形式,切实增加他们的参与度和热情。

  其次,强化拉祜族古村落环境整治工作。对于拉祜族古村落的环境整治,必须秉承原有的民族特征与文化,保留原汁原味的古村落环境,充分结合普洱地区本地的建筑特色,比如普洱地区盛产茶,可以结合茶文化优先开展拉祜族古村落的整治和保护,拉祜族习惯烧茶,将一芽五六叶的新梢采下后直接在明火上烘烤至焦黄,再放入茶罐中煮饮[5]。所以在古村落的传统风格中注入当地的建筑理念,维持拉祜族古村落格局不变,风貌不变,自然环境不变的前提下,将与古村落历史气息不相协调的房屋以及建筑,对其外立面进行整治、改造,甚至拆除。同时务必严格控制保护流程,在进行相应的环境整治工作前,应经过立项、设计、专家论证以及施工等多个环节,确保工程的质量。除此之外,要不断增强对于拉祜族古村落内古建筑的修缮力度,务必在不改变原有建筑面貌的前提下,对古村落建筑进行抢救性修复。在一些拉祜族村落中,还存有许多文物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在保护与传承中,也要十分谨慎。

  最后,增强相关政府部门的保护行为。强化政府作为保护拉祜族古村落的主体地位,拉祜族古村落作为完整的文化集合体,政府的有利参与将充分发挥领头人作用,有利于对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进行宏观把控,减小保护工作中的阻力。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在参与制定相关古村落保护政策上将更具专业性与针对性,便于形成系统化的保护与传承流程,从根本上为拉祜族古村落提供基础性保障,切实加强拉祜族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5 结语

  古村落景观集民俗、宗教文化等于一体,影响意义深远。人类社会对古村落价值的认识最早源于其独树一帜的旅游形式,随着古村落价值认可程度的不断提高,逐渐唤起了人们对古村落憧憬和认知的渴望,以古村落为代表的旅游热潮也逐渐升温。开发古村落景观,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地方经济,为当地政府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拉祜族在古村落保护和传承方面的经验,希望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季诚迁. 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2011.

  [2] 陈小春. 我国古村落文化旅游研究综述及发展趋势[J]. 旅游研究,2015( 2) : 7-12.

  李婧瑜 刘艳慧 李显秋 李瑞雪 ( 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论拉祜族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