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风俗 > 正文

[陶立璠]中国的面具文化

时间:2020-01-05 03:16     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作者:陶立璠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巫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在世界各地,无论文明高度发展的国家和民族,还是比较落后的氏族和部落社会,这种文化现象随处可见。巫文化又是一切现代文明的源头。

 

  一、中国巫文化的分布

  巫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在世界各地,无论文明高度发展的国家和民族,还是比较落后的氏族和部落社会,这种文化现象随处可见。巫文化又是一切现代文明的源头。现代文明,追本溯源,无不和巫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老的天文、历算、医疗、文字、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无不渗透着巫文化的影响。在古代和现代一些文化比较落后的民族之中,巫文化的传承者巫师,实际上掌握着民间全部文化知识。如此说来,巫师还是人类知识阶层的祖师爷。之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文化的分工显得越来越精细,于是巫文化必然地分化和形成各自不同的文明领域。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巫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合各种信仰观念,不断产生嬗变,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和分布。从地域上划分,这一体系主要是北方的萨满文化(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吉林各省及内蒙古、新疆)和南方的傩文化(分布于江苏省南部、皖南、川东、滇东以及浙、赣、湘、黔、桂、粤、闽各省)。

  在中国,萨满文化主要传承在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中。包括中国东北地区的满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西北地区的锡伯族和哈萨克族、维吾尔族、阿尔克孜族、塔塔尔族等。但它们的传承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其中东北地区的萨满信仰一直保持着原始面貌,很少受到其他宗教信仰的影响:蒙古族原笃信萨满,随着西藏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民间的萨满信仰,有一部分逐渐和佛教习俗相结合;新疆地区的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原来曾信仰过萨满,后来由于信奉伊斯兰教,原有的萨满信仰遂被伊斯兰教所取代,现在只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民间生活中,留下部分与伊斯兰教习俗相结合的萨满信仰遗迹。由此看来,萨满曾是中国北方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普遍信仰。决定这一信仰的客观条件和物质基础,是这些民族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我们知道,居住在这里的大部分民族,以往过着森林狩猎、渔猎、游牧和半农半牧生活;在社会结构上,又大都是氏族、部落式群体。萨满,作为氏族和部落的保护神,自然得到普遍的信奉。

  中国北方萨满文化的传承,以中国东北地区的诸民族最为稳定和具有特色。其中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以及迁徙到新疆地区的锡伯族中,仍能看到萨满传承的原始形态。不过,历史上由于受社会政治、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萨满信仰有时也存在不能完好保存的现象,甚至自生自灭。其中保存比较完整,有历史文献档案可稽的,是满族的萨满信仰习俗。这是因为有清一代,特别是清代乾隆时期,皇帝曾颁布诏书,命令有关部门搜集整理历代传承于民间的萨满神辞和祭祀仪式,经皇帝亲自审定,汇集成《钦定满洲祭天祭神典礼》,这样就将民间松散的萨满祭祀仪式礼仪化和系统化,变为清代宫廷的满族祭祀,延续了260多年,直到清代灭亡。北京紫禁城故宫内的坤宁宫,在清代便是专门祭神祭天的神圣之所。

  其次,是南方的傩文化。它不仅是巫文化的一种,而且以戏剧的形式传承于中国南方广大的地区。傩戏,是一种戴面具的戏剧表演。但它的原始状态不是这样的。傩戏实则是傩文化历史演变的结果。最初的民间傩仪,是一种“驱鬼逐疫”的巫术行为。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这种“驱鬼逐疫”的巫术活动,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普遍举行。当时的傩分为两种:宫廷举行的傩仪称为“国傩”,民间举行的傩仪叫“乡人傩”。傩仪的形式非常简单,由一位叫做方相氏的巫师,戴着面具,率领其他戴面的,被称为“十二兽”或“十二神”的人物,在宫廷的各个角落驱鬼逐疫。这种仪式到了汉代以后,达到鼎盛时期,形成宫廷内定期举行的一套完整礼仪,一直延续到宋代。宋代以后,古老的傩仪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傩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祭祀仪式,古老傩仪中起主要作用的巫师方相氏,渐渐被面具代表的神灵和世俗人物所代替。傩仪逐渐由祭祀活动转化为简单的戏剧表演,这就是大家所说的面具戏(傩戏)。南宋偏安于浙江临安(今杭州市),这使中国傩文化的中心也随政治中心的南移而南迁。在南宋长达150多年的历史中,原来产生和形成于中原地区的傩文化,和南方的民间巫术习俗有了充分的结合机会。另一方面,在这15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北方处于辽、西夏和金的统治之下。从文化背景上看,这一地区当时被信仰萨满文化的民族所管辖。等到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少数民族政权元王朝,北方原有的傩文化,便从宫廷到民间消失殆尽。与此相反,在南方地区,从东南沿海到西南边陲,傩文化却得到稳固地传承。这就是我们今天仍能在长江以南地区的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和云南农村地区,仍能看到众多傩文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除以上巫文化的两大体系之外,在中国,由于受本土宗教——道教的影响,民间还存在着各种杂巫信仰,如汉族的巫婆、神汉、巫医、打卦、算命、看相、风水等。傩文化难免不受到它们的染指。但从中国巫文化的两大主流来讲,萨满文化主要受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而傩文化主要受道教的影响。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