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为政营养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风俗 > 正文

烟墩邓塘壮乡的闹歌堂

时间:2017-06-20 14:05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作者:卢家辉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邓塘壮族的闹歌堂,流传到今,已逐渐简单化了,如有壮族人家娶亲闹歌堂的,先征得主家的同意,再请来男女歌手在正酒当晚进行摆歌堂助兴热闹一个晚上,男女歌手按堂歌的仪式程序对唱演唱。

烟墩邓塘壮乡的闹歌堂
【图语:闹歌堂】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烟墩镇壮族地区邓塘村,青年男女结婚、孩子满月办喜事时喜欢对唱山歌来助兴,当地壮家人称之为“闹歌堂”。

  邓塘壮族的“闹歌堂”也称为堂歌,这是一种在正式的或者说是比较严肃的场合中使用的曲调。其名称的来历大概是因为它常用于家中厅堂里演唱,演唱歌词的内容主要是从本地的山歌、歌谣变化而成。邓塘村位于我县西北部,全村均属壮族,北边与横县南乡镇的壮族人群为邻。壮族人在这一带居住由来已久,这地方一向被称为歌之乡。村民劳动、节庆、出门朋友会面以歌抒怀、助兴,歌谣在此遍布流传。传说这一带爱唱山歌是歌仙刘三姐流传而来的。刘三姐一生嗜歌如命,到各地唱歌传歌,年轻时从北一直往南唱到老,她优美、动听的山歌感染了这一方人,所以这里的人们十分热爱唱山歌,以歌传情,以歌会友,经久不衰,代代相传。邓塘歌谣至今主要有劳动歌、时政歌、情歌、堂歌等,堂歌是其中流传的一种。据说邓塘壮乡的闹歌堂,流传的时间从歌仙刘三姐传歌到这里之后,大约有300年的历史,其形式步骤较复杂、有规律,唱法多样,从婚娶开始就由男方请客郎官及歌手参加,而客郎官的着装都特定配制。穿的是胸前带边条的黑马褂衫,客郎官就是男家在娶亲时选定去女方接亲的人,一般都是村中熟悉唱山歌的歌手,从开酒筵到散酒席,按照当地壮族结婚酒的仪式程序进行歌唱,其步骤从接亲、入门、闹歌堂,到在闹歌堂时,又穿插捧茶、睇新人、闹新房,到第二天的引带新娘到村中担水,接着拜堂,见家公家婆,同亲戚百客辞别等仪式进行。演唱的内容有《接亲歌》、《入门歌》、《贺酒歌》、《捧茶歌》、《看新娘歌》、《担水红》、《拜堂歌》、《送客歌》等等,一般先唱《接亲歌》。如:

  1、 郎返行先饮了茶,

  郎来又接妹红花;

  几兄报妹跟弟返,

  直直跟弟返主家。

  2、郎返行先饮了茶,

  郎来又接妹红花;

  也有上路有下路,

  弄落下路得排查。

  唱完接亲歌后,入到男方家门又唱《入门歌》,《入门歌》如果唱得不入题,或不合新娘意,是不入门的,所以歌词要唱得好、恰当。如:

  1、新人返,

  返到庭前企娃娃;(企:站。)

  真识那个是法师。

  手掀红鸡来包花。

  2、包了红花来叠骨,

  伯母来带返饮茶;

  新人落屋老实饮,

  卯兼搞吵讲繁华。(卯:不。)

  3、黑砚点干执起笔,

  天旱犁田收起耙;

  收起歌词暂卯唱,

  只板吃饭饮了茶。

  入门歌唱完后,便待入席正酒后正式闹歌堂。唱《贺酒歌》、《捧茶歌》、《看新人歌》一直闹歌堂到第二天,天亮后,按当地礼俗新娘在伴姨的伴带下去村中担水,又唱《担水红》。如:

  日上东,

  照见伴姨担水中;

  头戴耳环手带镯,

  脚踏花鞋一双龙。

  唱完《担水红》后又按习俗唱《拜堂歌》。如:

  点起蜡炬亮堂堂,

  新郎新娘来拜堂;

  今年添个富贵仔,

  明朝添个状元郎。

  唱完《拜堂歌》后,酒筵散后,客人走了,便送伴姨出门,唱《送客歌》。如:

  莫紧归,

  平地堂禾莫紧返;

  弟想一心送姨归,

  又怕你夫半路拦(讲不啱)

相关新闻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党内政治文化及其生成路径
导夫先路 薪火相传
 
 
 
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形式与意境之美
老年人饮茶时更宜清淡些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