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 乡土 乡愁:探寻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风俗 > 正文

小庄村:土族文化的缩影地

时间:2017-12-01 14:21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宋生文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冬日暖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满了土炕,一群身着鲜艳“彩虹”服饰的土族阿姑手拿七彩丝线围坐成一圈,随着悠扬的“花儿”哼唱,一件件独特的刺绣工艺品也慢慢有了模样。

小庄村:土族文化的缩影地
【图语:土族酿皮】

  冬日暖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满了土炕,一群身着鲜艳“彩虹”服饰的土族阿姑手拿七彩丝线围坐成一圈,随着悠扬的“花儿”哼唱,一件件独特的刺绣工艺品也慢慢有了模样。香包、鞋垫、手帕、挂件……这些工艺品都绣上了土族传统的吉祥图案,让人爱不释手,这就是记者近日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著名的民俗旅游村——小庄村所看到的情景。

  轮子秋转出大市场

  走进村口,眼前的景象,你恐怕得啧啧称奇一番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漂亮大气,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村门,笔直宽阔的村道,错落有致的院落,漫步村道,新建成的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周边一排排别具风格的建筑物,让人恰似置身于一民族博物馆建筑群中,完全不相信这里会是青藏高原上的一个土族小村庄。

  虽然已是冬季,可小庄村里依然人来人往,有不少游客。可面对眼前的景象,谁能想到,许多年前,小庄村和互助县的很多村落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土族聚居村,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春风,素有“土族家乡”之称的互助县的民俗旅游不断升温,小庄村抓住时机抢救和保护土族传统文化,推出了以家庭访问、饮食品尝,婚俗体验、歌舞欣赏、服饰及手工艺品展示、田园风光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土族民俗旅游项目。

  土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勤劳民族,轮子秋等是其最具特色的节目。面对不断前来的游客,小庄村里一些精明的人,给游客表演民族舞蹈,唱“花儿”,卖刺绣、荷包,做农家饭,而这些承载着许多民族文化的游乐项目、饮食文化,受到了很多游客的青睐。久而久之,小庄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民俗旅游村,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使这里成为游客了解土族民俗文化的首选目的地。

  民俗游富了小庄人

  威远镇副镇长李德邦告诉我们,小庄村民俗旅游接待产业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到现在,30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13年,小庄村经济结构一、二、三产比例中,民俗旅游业收入达到420万元,占全村收入的76.6%,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小庄经济的重头戏。

  近年来,威远镇党委、政府致力于把小庄打造成“土族民俗旅游文化接待名村”,把壮大民俗旅游产业、挖掘民俗文化作为特色产业来抓,积极挖掘互助土族特色食品锟锅、酿皮、狗浇尿、萱麻饼、白水肉、羊肉手抓等民俗小吃,不断利用和丰富安召舞、“轮子秋”、土族盘绣为主的土族民俗文化,发展民俗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接待点,找准了一条小庄村科学发展之路,全面推动农家乐休闲旅游快速发展,拓宽了农民的致富门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特色民俗旅游的不断发展使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旅游业成为大家致富的首选途径。如今,小庄村接待户从2006年的30户增加到现在的90户,净增60户;旅游收入从2006年的70多万元增至420万余元,2013年,全村共接待游客12万人次。由于小庄民俗旅游接待突出民族、民俗,挖掘开发的民俗小吃、传承丰富的土族民俗文化广受好评,五一至十一期间各地游客络绎不绝,小庄农家乐已小有名气。而随着互助冬季旅游的大力发展,近年来,小庄的冬天也相当热闹,来此游玩的人很多,初步形成了以品尝土族民俗小吃、领略土族传统文化、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农家乐经营模式。

  小庄村让游客见识了土族民俗

  小庄村民俗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带动了村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而且及时抢救和保护了部分土族传统文化,互助县也按“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西陲土风古韵,别具圆满”的原则,不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挖掘土族民俗文化,丰富了一批极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推出了以家庭访问、饮食品尝、婚俗体验、歌舞欣赏、服饰及手工艺品展示、田园风光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土族民俗旅游项目,使小庄村成为进青游客了解土族民俗文化的首选之地。

  几天前,我们见到了来小庄村玩的乐都人李正业,提起小庄的民俗游,李正业赞不绝口。他说,到了小庄以后,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服饰、饭菜,都让他真正体会到了浓郁的土族风格。他说,在和小庄村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了许多他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小庄很好地保存了一些传统的民俗,并将这些展示出来,真是太好了。还有,他们做的一些农家饭,不仅吃着舒心,价格也便宜,要不是来这里,很难吃到这样的饭菜。”李正业意犹未尽地说。

  确实,漫步在小庄村村道上,我们能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气息。不经意间,我们来到了一家名为周家大院的农家院。见有人进来,女主人热情地将我们让到屋里,倒上了浓浓的熬茶,端来了锟锅馍馍,围坐在火炉边,那种亲切感无以言说。

  现年35岁的主人家周伟玉告诉我们,算起来,他们家也是小庄村最早开始接待游客的农户之一。他还在上学时,就有一些游客到小庄村游玩,那时,好客热情的土族人,会无偿拿出家里的一些好食材,招待客人,使好多游客受宠若惊,小庄村的名气也越来越响。上世纪90年代末,来小庄村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一些村民就开始专门接待,也会收费。进入新世纪,小庄村民俗游也迎来了爆发期,一天能接待好几百人。看到这块有利润,不断有农家加入到民俗游的行列,周伟玉也在家里开始接待游客,搞起民俗游。他说,土族的歌舞,服饰,还有饭菜,很受游客们的欢迎,全村人开始围着民俗游做文章。“虽然我们家不大,但最高峰时,一天的净利润能达到8000元。”从周伟玉的言谈中,我们能感受到小庄民俗游的火爆。随着游客的增多,农家院的增多,小庄村在互助县相关部门和威远镇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开始由粗放变为精细。周伟玉也投入60万左右的资金,盖起了两层的接待楼,里面不仅干净卫生,也暖和了不少。“楼上的地暖管道已经设计好了,等到明年天然气通了,就可以烧暖气了,客人们来了更暖和。”他还告诉我们,小庄村还在计划组建他们的表演队,以便给游客们更好地展示民俗文化。在悠扬的“花儿”声中,我们离开了小庄村。其实,对于很多游客而言,注重的并非是歌舞和饭菜本身,而是遗留至今的风俗及艳丽的五彩服所折射出的、有鲜明特色的土族文化,而小庄村的民俗游很好地满足了大家的心愿。小庄村:土族文化的缩影地

    相关新闻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德才兼备是大学育人的至高追求
    第八届上海文化发展研讨会举行 探
     
     
     
    一出老戏 无限钩沉
    常回家看看是爱的旋律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