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耕读 > 正文

耕读文化与古村落空问意象的功能表达

时间:2020-01-04 11:50     来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期刊     作者:王维 耿欣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古村落的人聚空间布局塑造了自然和谐的空间意象,从空间意象到文化意象的升华。是耕读文化的展现与外化。古村落的规划建设与中国儒道思想密切相关.而乡村儒道思想体现在古村落中即为耕读文化。

 

  [摘要]古村落的人聚空间布局塑造了自然和谐的空间意象,从空间意象到文化意象的升华。是耕读文化的展现与外化。古村落的规划建设与中国儒道思想密切相关.而乡村儒道思想体现在古村落中即为耕读文化。在古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中,这种空间意象和耕读文化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是不可忽视的文化产业开发精神内核。诠释古村落空间意象与耕读文化的人文精神以期望对古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有所裨益。

  [关键词]古村落;空间意象;耕读文化;文化产业

  古村落作为人类聚居的重要场所,是古代先人勤劳智慧的结晶。文化遗产的积极抢救者冯骥才先生曾在一次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会议上指出,村落是农耕时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村落文化是一种根性文化。[1]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古代的村落是中国人传统思想人文精神的载体,而经过几百年残存下来的古村落以其所特有的古风古貌、民俗民居、文化秉承而成为当代人感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古籍研究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绝大多数保存在了卷帙浩繁的古籍里,承载文化记忆的古村落已经在加速消亡,剩下的只能是纸上的文字。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古村落的人文精神价值要远远大于村落实体的价值,但是这种人文价值如若缺失了其载体,就会成为我们永远封尘的记忆,更谈不上古村落的产业开发了。针对目前古村落保护与利用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与传统文化的淡忘的普遍现象,笔者通过对古村落空间意象和耕读文化的历史性和现实性解读,试图建构古村落整体历史环境和人文精神的再现表达,并结合当代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出对古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的思考与建议。

  一、古村落空间意象理论的缘起与内容

  从词义学上看,“意象”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有人的心理活动参与。《辞海》对“意象”的解释是: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意象即对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最早将“意”与“象”连缀成词的是东汉思想家王充,其在《论衡》中提到“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2]将“意象”作为美学概念始于南朝梁时期,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首次将其用于艺术创造,指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3]“意象”这一概念引起广泛关注并走向成熟是在明清时期。[4]20世纪初英美出现意象派,并兴起了意象主义运动,他们或多或少受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

  从以古村落建筑为中心的意象到以古村落文化景观为中心的空间意象的学术转变,是空间意象理论的深化与拓展。“景观”原指风景,后作为文化地理学的概念,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文化景观代表着“自然与人联合的工程”,也就是说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增加了人类活动,区别于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刘沛林认为,“古村落景观”的意象表现为一定地域人群所创造的村落文化的空间形象,一定地域人群的文化思想就通过这种独特的村落形象来表达。研究中国古村落景观的意象,就是在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村落选址、布局、形态及规划的思想理念。[5]虽然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古村落景观意象的研究,但仍然是以建筑为中心的村落布局的空间意象研究。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呼吁古村落的文化景观保护,而不仅仅是古村落文化保护或者古建筑的保护。笔者认为,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创新与文化自觉的提升,加强古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会更加注重人文性;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无论是古村的保护性建设还是产业开发,都会从空间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理念和人文精神汲取营养。

  开创古村落空间意象研究的刘沛林先生把中国古村落景观的基本意向概括为山水意象、生态意象、宗族意象和趋吉意象四个方面。[6]他通过对古村落意象的不同侧面——古村落选址、空间布局、地域差异等研究后,对古村落意象要素做出总结,主要有五个方面——自然环境、宗族观念、宗教信仰、民族个性、文化内涵,这些要素都是从古村落的成因角度着手的。作者又对村落意向的构成标志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村落意象的构成标志“是指村落中那些有着确定涵义且目标突出的具体地物,如祠堂、阁塔、大树、广场、水塘、小桥等”。可以看出占村落的意象大体可分为两个层面:景观意象与文化意象。[7]刘沛林的古村落意象理论是结合村落规划设计、人文地理学和人居环境学等学科而提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拓展了意象理论的研究范围和研究范式。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