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耕读 > 正文

客家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

时间:2020-01-04 11:51     来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期刊     作者:刘加洪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耕读传家、崇文重教”是客家人的优良传统之一。客家人通过堂联、族谱、谚语、童谣、竖楣,激励子弟勤奋好学、成才立业;普遍设立族学、书院和新式学堂,使客家地区教育普及,惠及百姓。

 

  摘要:“耕读传家、崇文重教”是客家人的优良传统之一。客家人通过堂联、族谱、谚语、童谣、竖楣,激励子弟勤奋好学、成才立业;普遍设立族学、书院和新式学堂,使客家地区教育普及,惠及百姓。

  关键词:耕读传家崇文重教 客家人 优良传统


  客家先民来自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远祖多系仕宦之家、书香门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认为读书才能识理、明志,才能有出息。穷则思变,贫困、艰苦的生活环境激发了客家人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品格。客家人历来就有“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十分重视文化教育,采取了很多措施激励子弟立志勤学,求取功名,造福桑梓,这是客家地区文化教育发达的原因。客家人的这一优良传统,经过祖祖辈辈的薪火相传、言传身教,不断得到发扬光大,使老百姓广受实惠。

  一、立志勤学,耕读传家

  客家先民从中原“衣冠南下”,不少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因而文化素质较高。他们秉承中原遗风,以耕读传家,素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成为当地的一种社会风气。即便是普通百姓,也受此影响,希望通过“学而优则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些贫苦人家,靠上山砍柴出卖或挑担度日,也要让子女读书,形成了读书的良好氛围和传统。

  在客家先民看来,要想改变境遇,唯一办法就是晴耕雨渎,立志勤学,金榜题名,走仕途之路。客家地区山多田少,人多地少,生存环境极为严酷。地理条件的制约,使客家人向外发展极受羁绊,唯有发奋读书,争取金榜题名,才能光宗耀祖,衣锦还乡。据《粤地纪胜》记载,南宋绍兴年间任梅州知州的方渐曾感慨说:“梅人无植产,特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所至以书相随”。客家人特别看重读书人,有“茅寮出状元”之谚。南迁赣闽粤后,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加强了“唯有读书才有出路”的观念。

  客家地区学风的兴起,与当时府、州、县的一些官员重视教育不无关系。旧时,在任官员不一定都是贪官污吏,有些很重视自己的政绩,抱着“兴学德政垂后世”的观点努力发展生产和教育事业,使当地人民能安居乐业。在一些旧志书中,记载着不少地方官员捐薪俸修学校、置学田、资助生活困难的生员的具体事例。

  在过去,为了望子成龙,光耀门楣,客家人往往集中全家族、全宗族的力量来培养子弟读书。客家各宗族都很重视兴学育才,办好本族子弟的教育,并把这视为本族兴旺发达的大业。祠堂之多,是客家地区一大特色。祠堂大都用来办学校,祠堂亦学堂,且大都置有“公田”,收取租谷或租金(俗称“公尝”)作为办学费用。凡有学校的乡村均有公尝田,收入作为学校经费。男人出洋发了财,都争着向家乡投资教育,办学堂,捐建校舍和捐献图书、设备。普遍实行奖学金和优待教师,子女亲属大多能获得免费上学的机会,接受中小学教育。如今,这种助学风气仍在沿续,有的村对考上中专、大学的孩子,设立奖学金。乡亲们自愿捐赠资助中榜学子,以此表达重文化之心愿。

  走进客家地区,“教子读书,比屋皆是”,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支持子女读书。即便是很贫困的家庭,生活难以为继,父母依然咬紧牙关,义无反顾地供子女读书。旧时,有卖田地供子女读书的;有挑担、卖樵供子女上学的;有因家贫无法让子女上学,而从千里之外背着书回来教子女的父亲;有帮人舂米两天只吃一次饭只为供丈夫读书的妻子。客家人家境再闲难,即使是讨饭也要供子弟读书。在当地,出现了一批刻苦攻读之士。据明朝祝枝山编《正德兴宁县志》记载,“神光山,宋代罗孟郊读书于此,夜见山有五色光彩,因而得名;山下泉水清冽异常,盂郊善书,洗砚池中,水尽黑色,因名墨池”。明万历辛亥孟夏县令陈应荐亲笔书“墨池”两字于刻石之上,立于池边,后人便在此修建一座墨池寺,以供信众奉香朝拜。寺内有一座房舍,名日“探花书院”,有对联日:“挂榜名山池染黑,墨池书院紫薇香”。客家人崇文尚学,重视教育,使客家地区教育之盛、人文之秀闻名天下。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