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耕读 > 正文

一个传统客家村落的耕读文化

时间:2020-01-04 11:52     来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期刊     作者:陈华伟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运用社会学实地调查的方法。对闽西一个客家古村落——培田——的传统文化及其现代性变迁进行了综合的考察,把传统培田社区的核心价值归纳为“耕读文化”与“仕商精神”并进行了分析。

 

  原标题:一个传统客家村落的耕读文化与仕商精神——以连城培田为研究个案

  摘要:运用社会学实地调查的方法。对闽西一个客家古村落——培田——的传统文化及其现代性变迁进行了综合的考察,把传统培田社区的核心价值归纳为“耕读文化”与“仕商精神”并进行了分析,通过“事件与经历”的观点,对培田独特文化精神进行尝试性解释。

  关键词:客家培田耕读文化仕商精神经历与事件


  培田是闽西一个典型的客家古村落,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国家著名旅游风景区冠豸山的脚下,在500多年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笔者主要通过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培田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迁进行了社会学的思考和研究。本文着重研究了培田社区的核心价值和精神。

  培田的辉煌与它的文化传统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有人把培田的文化概括为:“十家一书院,五家一祖祠,三家一店铺,十家一匾额,一人十丈街,楹联诗文书墙柱,文墨之乡名不虚。”[1]结合这句话,笔者把培田客家社区的核心文化精神概括为:“耕读文化”与“仕商精神”的一种完美的结合。

  一、耕读文化,人才辈出

  “耕读文化”是整个客家人共同具有一种文化传统,“耕”和“读”是有机结合的整体。一般而言“耕”是基础,“读”是发展和升华。对于传统培田社区而言,“耕读文化”体现的更为突出,特别是“读”。

  培田的历史发展中,书院学堂无论是数量和种类都是让人赞叹的。各类书院学堂在明清时期曾达到18所之多。根据谱牒记载,自七世祖吴宽公(郡庠生)在明朝弘治年问(约在公元15OO年左右),“因以余财在石上丘建书塾,为讲学之所,延谢桃溪先生训其后昆,题日草堂别墅”[1]以来,先后建立的书院和学堂有紫阳书院、清宁寨书院、岩子前书院、云江书院、宏江书院、白学堂书馆、迪乃吉武厂(集勋武校)、石头丘草堂、容膝居(妇女学校)、云霄寨般若堂、张元山胜林公私塾、锄经别墅、修竹楼(宦官学子研习处)、馥轩公学馆、藏书楼、上篱学堂、天锡学堂、水云草堂等,另外私塾也很多。在这些书院里,不但有文校.而且有武校,不但有男孩子的学校,而且有专门的女校。虽然,女子学校在数量和教学的内容上还十分有限,比如,女子学校容膝居,主要是女子学习各种技艺的地方,但是,这已经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现在以南山书院作为典型来分析培田的书院和教育的发展。南山书院是培田客家社区里面最为出名的书院,由十五氏吴锦江创办,现在已经发展为培田小学,旧址保存比较完好,有近200年的历史。这座书院从乾隆十三年至光绪三十一年的一百二十九年中,培养出进入仕途的学生19人,其中九品8人、八品冠带4人、五品5人、四品皇宫内侍1人。当时培田人,聘请了一些很有名的人来这里任教。其中有清特授宜春知县、翰林院庶吉士宁化人曾瑞春,福州才子邱滋九,上杭袁南宫维丰,永定温孝廉恭,还有培田村的举人佛谷先生等人。培田人对于教师是非常尊敬的,给他们提供了优厚的工资待遇,培田的教师一般是发两份工资,谱牒中很多关于族长宴请教师的大方和热情。在当时,学校的学生比较少,一般有五、六人或者十余人。教材以识字、实用、知礼、明经为目的,比如主要的教材是《人家日用》、《千字文》、《三字经》、《大增广幼学琼林》、《中庸》、《论语》、《四书集注》等。明部进士兵部尚书、清流人裴应章对于南山书院曾有赞誉:“距汀城郭虽百里,入孔门墙第一家”。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这幅对联被篆刻在南山书院大门两边。培田环境优美,曾有八大景,光绪年问优增生吴爱仁把南山书院作为培田八景之一,并且用诗来描述母校,反映了当时南山书院良好的学风。其《南山书声》[2]曰:

  此南山书院也。清晨静夜,书声四起,倾耳听之,悠然雅趣。

  步上南山境僻幽,琅琅诵读韵悠悠,

  蕉窗雨冷偏逢夜,竹院风凉又报秋。

  金石一声天地震,简编万卷古今搜。

  朝清早起人倾听,鸟语书声乐唱酬。

  从这首诗的描述,可以看出,南山书院确实是一处读书的胜地,培田的学子们心怀远大的志向,在名师的指导下,沐浴儒学的精华,勤奋苦读,不断地走向成功和辉煌,使小小的培田客家社区不断地发展壮大。

  培田的书院和学堂林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书院都是在同一时期同时存在的。根据吴来星先生从谱牒上考证,并存最多时有6个,但确实已经是“十家一书院”。后来随着发展,在清末民初(1903年),社区里面的书院和学堂逐渐地实现了整合,并归于南山书院,为适应时代的变化,南山书院更名为高等小学,开始提倡新学。谱牒记载:“国朝沿明制以科举取士,迄今二百余年矣,一旦创行新政,因时变通,停科举立学堂,主以中学辅以西学,嗣后功名皆由学堂出身,一切学堂比前实加倍⋯⋯”[3]。当时的课程也由传统的儒学经典改变为国语、作文、算术、公民、历史、地理、自然、常识、音乐、美术、劳作、体育、习字等,还曾经开设过英语。可见当时的培田很快就适应了社会形势的变化,虽然地理位置偏僻,但是它的思想一点也不落后。培田的高等小学,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纪律严明,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目标也变为争取到县中、省中(相当于现在的重点中学)、师范、大学甚至是出国留学。所以,近代培田出了很多的教师。还有几名黄埔军校的学生和出国留学生。当时培田学生到汀州考试总是名列前茅,周围很多地方的人都慕名把子女送到培田来读书。到1949年,培田的高等小学共培养出高小毕业生23届,将近500人。

  培田教育的发展与当时培田良好的教育机制是分不开的。为了激励学子和教育的发展,培田家族社区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办学和奖学机制。比如,各房派祖宗所捐田产编入谱牒中足有一卷之多,分别设立了祭田、义田、经蒙田、秀才田、婚田、流税田等,来资助、奖励和推动教育的发展。并且,有很多具体的奖励措施,比如科举制度废除之前有这样关于奖励的章程[3]:

  文武乡试每贴闱费银三两五钱正

  文武会试每贴闱费银五十五元正

  拔优贡廷试每贴卷费银五十五元正

  府县两试文武案首每贴卷资银三元正

  岁科两试生员超等每贴卷资银三元正

  生员补禀每贴花币银五十元正

  恩岁贡每贴花币银三十元正

  拔优副贡每贴花币银七十元正

  文武举人每贴花币银一百元正

  文武进士每贴花币银一百五十元正

  点翰林主事、中书、侍卫每贴花币银一百五十

  元正

  状元、榜眼、探花每贴花币银二百元正。

  科举制度废除之后,有关奖励的章程也发生了改变,对于赴汀州城高等小学、中学毕业者分别给予奖励,对于赴省城高等学校毕业、赴京城大学堂毕业者、赴外洋各国学堂毕业者也分别给予不同的奖励,当然奖励的金额是逐渐提高的。这种奖励机制一直到1949年,对于激励培田学子奋斗进取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强化了村民重学重教的传统和尚学的意识。

  从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基础看,培田重教育的思想出发点是当时儒教本位:“人为孝子,出为忠臣”。在客家人的身上,这种文化传统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对于具有迁徙历史经历的客家人,曾经的艰辛历程造就了他们更为杰出的心理品质和进取意识,所以,在新的环境中,一方面他们更加期望成功,期望不会背弃社会传统,另外一方面,他们为了发展也会比较容易就突破传统。当然,教育的各种激励机制,对于家族本身的考虑是前提性的,光耀家族,体现家族荣耀是一种思想初衷。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培田的文化精神中,家族本位与社会本位是融合在一起的,培田客家文化通过彰显社会本位文化来提升家族本位。

  培田村的吴有春认为,耕读文化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以前,一家人不论有多少读书人在外,总要留人在家里面经营管理,这样才会是家业发展,才有经济后盾,生活的归宿和港湾,就像根据地一样。“耕读文化”就如同一个人的两条腿,可立可行,站立自然,行走自如。如果耕读只顾一头,则立不久,行不得。

  今天培田的农民,基本是从事农业为主,耕读文化的传统仍然体现在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之中。解放之后,虽然整个培田社区村落发生了完全的改变,但是仍然培养出了大批的人才。这些人基本上已经是非农业户口,不再是培田居民,但是他们是在培田的文化土壤里面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小学启蒙教育都是在培田小学度过的,他们从父辈身上潜移默化地秉承了培田传统中的文化因子。在培田我们遇到了一位农民书法家,大家认为他是如今培田客家耕读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位农民书法家名字叫吴烈,今年有五十来岁,祖辈都是读书人,土地革命时期被确定为地主,由于其父亲只会读书而不会耕田,后来生活就相当艰难。他的父亲就决定不让他读书,而学习种田。他小的时候生活很贫苦,他讲到自己以前曾经出去要饭。后来,分了土地,生活就好了很多。或许是因为传统的影响,自己在农闲的时间里就开始学习练字,一直坚持了十多年,还算有不错的进步。我们看到,在他居住的古民居宽大厅堂的墙壁上挂满了他的字画。他讲到,在农闲之余,村民一般都聚在一起打麻将,自己写写字也是一种娱乐和休闲,这样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充实一点。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