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古迹 > 正文

磁山遗址考古:捕捉北方农耕文明的光亮(2)

时间:2020-01-05 02:40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李冬云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磁山文化,是目前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唯一一处以我省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1972年,位于邯郸武安磁山村的磁山遗址的发现,为我国半个世纪以来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找到了突破口。

  2

  出土我国最早人工植粟物证

  今天,在磁山遗址旁,有一块竖于1990年、用小篆书写的石碑,石碑以“粟发祥地”为题,撰文感念磁山先人培育人工粟的功绩。

  粟,即谷子,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小米,是我国北方以黄河流域为中心,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至今仍有大面积种植。

  但1976年便开始的磁山遗址考古,为何到了1990年才竖起了这座“粟发祥地”的纪念碑呢?考古工作者究竟何时发现、又是如何确认了粟的存在?

  众所周知,粮食是有机物。在考古中,粮食的遗骸出土时通常已腐烂呈粉末状,难以辨认形态。

  “今天我们只能看到炭化粟灰白色的粉末,但考古刚出土时,它们可不都是这个样子。”

  1985年7月,磁山文化遗址的第二次考古发掘正式开始。今年61岁、参与发掘并负责田野工作的邯郸市文物研究所原所长乔登云,清晰记得他在考古现场第一次见到刚出土粟的情景。

  “一个长方形窖穴里,一层层揭去覆于上层的黄土和先人废弃的生活垃圾,露出淡淡的绿灰土,但暴露在空气中不一会儿,土就风干成灰白色了。我凑近了看,发现一些粉灰当中还能看出作物完整的颗粒,一粒粒圆鼓鼓的,直径大约2毫米,和现在的谷粒差不多大。”

  当时乔登云已经知道眼前的作物便是粟的炭化物,但此前,这些粉末是什么,还没有科学结论。

  事实上,在磁山遗址第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队发掘出窖穴300多个,其中储藏作物的就有88个。

  “我们曾先后把标本送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究室、北京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等单位做过鉴定,可惜这些作物标本出土后辗转到农史专家手中时,颗粒已经粉化。”刘勇说,限于当时的技术,没能得出明确结论。

  为了获取物质遗存内在的历史材料信息,考古正越来越依赖多学科的跨界合作。比如农业考古、植物考古、冶金考古、陶瓷科技考古等。

  1982年,“灰象分析法”,一种今天考古界通常用来鉴定炭化植物遗存的方法,首次被介绍到国内。正是借由这一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鉴定出,磁山遗址65号窖穴采集的作物样本中有“粟”的痕迹。

  “这一发现在当时是非常惊人的。”乔登云说。

  因为,在此前世界农业史学界,公认粟自埃及和印度传播而来。磁山遗址中粟的发现,不仅把我国人工种植粟的历史追溯到8000多年前,而且进一步证明,我国是世界上人工种植粟最早的国家。

  磁山的先民究竟经历了怎样年复一年的筛选种植才将野生的狗尾草培育成了人工粟,今天已经不得而知。但黄河流域农业的发展,正是以粟的驯化为主体开始的。

  时至今日,邯郸武安至山西长治一带的黄土丘陵上出产的小米,仍是全国质量最好的小米之一,太行山东麓仍然是我国主要的小米种植区。

  有粮食便有粮仓。窖穴,就是磁山人储粮的仓库。

  走进磁山遗址的发掘现场,已经被切割成排列整齐、大小一致的方形探方内,数量最多、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大量的长方形窖穴。窖口一般长1米左右,宽0.5米到1米,深多在2米到4米之间,星罗棋布、密密麻麻。

  磁山遗址经历三次发掘,总共清理窖穴千余个。“我们发现其中八成左右都有粮食堆积或堆积痕迹,一般厚10至30厘米。第一次发掘材料显示,个别较厚的可达2米以上。”乔登云说。

  凭当时的生产能力和农业发展水平,真的需要数以千计的窖穴存储粮食吗?

  “人们常把窖穴的数量与粮食存储量画等号,得出磁山先人存粟达数十万斤或更多的结论。但这并不科学。”乔登云认为必须澄清这个事实,那就是,当时的粮食存储多是临时性的,主要是为了供当年至次年粮食收获之前食用,这些窖穴是在长达五六百年的时间内经过几代人的挖掘、使用、淘汰累积而成的,每个窖穴使用2到3年就会因为霉菌过多而淘汰。

  “但无论如何,粮食储存,都是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据此推测,当时的农业已经有很大发展。”乔登云说。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