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故乡 > 正文

满目韶华全域景 乡愁如画入梦来

时间:2020-01-05 04:01     来源:丽水日报     作者:练丹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一个个村庄干净整洁、鸟语花香,一条条道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行走在龙泉大地上,犹如穿梭于一个大景区中,处处皆可望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美丽乡愁。

 

  原标题:满目韶华全域景 乡愁如画入梦来 一个个有品味、有内涵、有乡愁的精致山村星罗棋布

  一个个村庄干净整洁、鸟语花香,一条条道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行走在龙泉大地上,犹如穿梭于一个大景区中,处处皆可望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美丽乡愁。

  历史上,“处州十县好龙泉”声名远播;现如今,打造升级版“好龙泉”正如火如荼。龙泉市围绕“三美融合、主客共享”工作主线,坚持“块状与线状、普遍与重点、共性与特色、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全域化推进、精品化创建、科学化考评,持续深入推进“六边三化三美”工作,打造美丽环境,发展美丽经济,创造美好生活。

  按照打造主题村落目标,龙泉市集中精力财力,统筹资源要素,创新“5+5+X”竞争机制,集中力量加快建设一批精品村、农家乐(民宿)特色村。同时,按照“面上洁净、线上美丽、村点出彩”的要求,对全域的村庄、田园、河道、道路等进行全面治理,全力提升农村美丽环境,筑牢龙泉发展的生态底色。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昔日陶渊明笔下如梦如幻的世外桃源,如今正成为龙泉大地的真实田园,旖旎风情随处可见。

  在不破坏原有历史风貌和生态景观的前提下,昔日杂草丛生的土地,嬗变为“八棵树的记忆”农民主题公园;烧制青瓷后废弃的匣钵,变身为小葱和朝天椒的精致装饰花盆;11位国际顶级设计师,用原生态的材质建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竹建筑文创园……宝溪乡溪头村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鹅卵筑基,黄泥做墙,青瓦为顶,西街街道下樟村特色古民居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山水间,村庄四周山高涧深、森林茂密、石奇瀑美,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丽水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一个个村庄,变身为一个个景点,正吸引着八方宾朋来龙泉寻找乡愁。

  花海

  美丽田园

  一条条养眼、养生、养心的美丽风景线环绕城乡

  下樟古村

  一个个有特色、有活力、有前景的美丽业态释放红利

  美丽公路

  龙泉以高速、省道沿线为重点,围绕“清、绿、拆、改、创、育”,坚决整治“十乱”,突出以土地连片流转推进菇棚集中改造,全域推进洁化、序化、绿化,一条条美丽乡村风景线逐步呈现在世人眼前。

  沿着“灵秀山水·红色小镇”新51省道驱车从市区前往住龙,一路上但见车移景异,沿途风景美不胜收,道路两旁以往破败简陋的灰寮、菇棚都被满目花海绿地、成片产业基地所取代,逶迤的远山、蜿蜒的小河、金黄色的稻田,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市区——龙泉山通景公路正在积极创建省级精品示范道路;市区至住龙新51省道正全力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

  “三美”融合,共享美好生活是目的。龙泉市以农旅融合为引领,以乡村漫游为载体,以农家乐(民宿)为依托,差异化推进乡村旅游和特色民宿产品建设,一批产业型、景观型、乡土型、文化型的美丽业态精品区块正逐渐形成,释放出一份份生态富民的大红利。

  休闲农业采摘园游人如织,兰巨乡杨志杰的家庭农场6月17日开园以来,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葡萄、火龙果等水果游客采摘体验抢摘一空,而且供不应求。

  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游乐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到乡村休闲度假。八都镇署网村、查田镇淤头村、城北乡皂口村的“真人CS”“户外扩展训练基地”等受到游客尤其是小朋友的喜爱,节假日人潮如流。

  美丽环境催生美丽经济,美丽环境相伴美好生活。伴随着“六边三化三美”深入推进,生态精品农业、乡村休闲旅游特别是农家乐(民宿)的快速发展,龙泉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四年位列丽水第一。

  掸尽浮尘华光灿,别有天地春风来。29万龙泉人民将不负大自然的慷慨赐予,不枉老祖宗留下的深厚文化,围绕世界历史经典文化小城愿景目标,接力创业,奋勇争先,扎实推进“六边三化三美”工作,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奋力打造升级版“好龙泉”!满目韶华全域景 乡愁如画入梦来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