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故乡 > 正文

且让乡愁在餐桌上缠绵

时间:2020-01-05 12:37     来源:北青网     作者:综合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离开故乡有多久,对故乡美食的思念就有多深。舌尖上的乡愁,恰是人间烟火中至醇的香气。每一个漂泊的人身上,都背着一个故乡。

 

  离开故乡有多久,对故乡美食的思念就有多深。舌尖上的乡愁,恰是人间烟火中至醇的香气。

  每一个漂泊的人身上,都背着一个故乡。而寄托乡愁最直接、最舒心、最欢畅的方式,就是大口大口地嚼故乡的吃食,就像我老公现在。

  三十年前,老公为了我们的爱情,从北方义无反顾地来到了江南,那架势也如飞蛾扑火啊!虽然我们定居的城市离他的故乡不过千把里地,但饮食习惯和风味却大相径庭。我们喜甜味淡,独爱米饭,他却重口味,蒜辣酸咸悉数齐上,尤其酷爱面食。年轻时我家舌尖上的“南北战争”没少硝烟弥漫。

  然而随着年岁渐长,我越来越体恤他的口腹之欢,感到为远离故乡的人在食物中寻找小幸福多么重要。

  看《那年花开月正圆》时,有一幕桥段直抨我心:当周莹在泾阳街头听到有人叫卖甑糕,她紧步而去、两眼放光、馋相毕露的情景,多么酷似老公在街头看到煎饼的一刹那;而吴聘坐着轿子回府,当掀开轿帘看到有卖甑糕的小摊,赶紧停轿走下,买上一块甑糕喜滋滋地捧回家,又多像我隔三差五骑车专程去另一个菜场为老公买煎饼。带着煎饼回到家,只消拎着食品袋往老公鼻尖一凑,裹着葱香辣香的熟悉味道,立刻让老公眉开眼笑,搓着手赶紧接过去。吃煎饼时,他狼吞虎咽的陶醉,让我也口舌生津。

  而近几个月来,老公舌尖上的乡愁愈演愈烈。

  那一天,我打开冰箱找调料,突然在一格抽屉里发现一大堆袋装食品。“这是什么啊?”我好奇地看着:土山锅饼、羊角蜜、干盐豆、萝卜素丸子、苔干菜……

  “哦,那是我从网上买的家乡小菜,今天刚到。”不知什么时候,老公已笑嘻嘻来到我身旁,他一边高声大嗓地说着,一边温情脉脉注视着他的宝贝。

  “来,先尝尝羊角蜜,小时候偷吃它,还给奶奶打了一顿。”老公哈哈大笑,热情地捏起一块白色透明状东西,直往我嘴里送。

  “咦,这么甜。”我咬了一小口,蹙起了眉。

  “是太甜了。”老公不好意思讪笑着,“可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特别喜欢它。”说完,他嘴角扬起一抹自嘲:“其实,它还是原来的味道,只是我变了。” 我望着他眼角的褶子,扑哧一乐:是啊,时光是把杀猪刀,隔着岁月的迢迢光阴,味蕾已今非昔比啦。

  “不过你尝尝这,味道绝对是这个!”老公跷起大拇指,雀跃着把放在一瓷盆里的苔干菜端出,绿肥红瘦,分外养眼。夹一根入口,嘎嘣爽脆,还有一股爆辣在口腔中高歌猛进。“好吃!”我虽辣得呲了牙,却忍不住再夹一根。听到我的赞叹,老公得意了,两眼闪亮,他乘兴如数家珍聊起了他的家乡小菜,回忆中飘着缕缕香气。

  譬如,土山锅饼的土山是当年关羽被曹操围困被捉的地方,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所以他的家乡很有文化底蕴的;盐豆的制作很繁复,须把大豆在缸里泡上两三天,在灶上用柴火烧熟煨出豆香,然后放入蒲包扎紧,放在草垛中发酵,再将用小石磨碾烂磨细的红辣椒一掺和,加入食盐、茴香、八角、花椒等调料,在缸里蒙上两三天发醒,还要在太阳下曝晒……

  老公变得像祥林嫂一样絮絮叨叨:“你不知道,自从我离开老家,一直思念着这些小菜,但去超市买没有正宗的。只有那次同学来带了一点盐豆解解馋。现在网购发达,有一天在网上看到它们的图片,一个个熟悉的菜名、童年记忆一股脑儿地蹦跳出来,所以,禁不住 剁了手 。”败家的老公呵呵笑着,听到这儿,我的心却被温柔地牵了一下。

  从此,老公像打翻了多米诺骨牌,乐此不疲上网淘他的家乡菜,品类琳琅满目,有拉疙瘩头、骆马湖小鱼干草虾、豆瓣酱、群英荟萃、蜜三刀、黑咸菜叶等。每一次,他都滔滔不绝讲它们的典故和制作方法,虽听得我耳根生茧,但善解人意的我总默契地给他一双求知若渴的“眼神”,给他一个个唯唯诺诺的点头。因为我知道,这些食物背后,藏着他怎样的欢喜和曲折,藏着他幽微热诚的心绪和千回百转的过往。它们曾抚慰他的唇舌,帮助他夺回元气,满血复活。

  离开故乡有多久,对故乡美食的思念就有多深。舌尖上的乡愁,恰是人间烟火中至醇的香气。且让他们在餐桌上缠绵,才不负彼此深情!且让乡愁在餐桌上缠绵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