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故乡 > 正文

故乡,在记忆里,在文字中

时间:2020-01-05 12:53     来源:大河网     作者:冻凤秋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时光飞驰,再一次站在时间的节点上。进入腊月,就有了年的味道。这样的时刻,每个在外的游子都会想起故乡,总有一股浓郁的乡愁涌上心头。

 

  时光飞驰,再一次站在时间的节点上。

  进入腊月,就有了年的味道。这样的时刻,每个在外的游子都会想起故乡,总有一股浓郁的乡愁涌上心头。

  故乡在我们的记忆中,那些纷至沓来的往事里有我们成长的密码,有说不尽的欢乐和美好,有写不完的思念和深情。那是我们的根魂所在。

  2018年1月20日,一个阳光晴好的冬日午后,一百多名读者从省内各地赶来,相聚在大河书局经纬店,聆听他们心中仰慕已久的两位师长畅谈关于故乡的记忆与书写。

  一

  年逾古稀的孙荪先生,精神健烁。这样一位资深学者、作者、书者,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情,一本《回故乡记》,收录他自上世纪80年代起创作的53篇文章,朴素真切,其中《云赋》《鸟情》《释梦》《彩虹》等都已成为传播甚广的名篇。

  他说:故乡18年的经历成为我生命的底色。乡情,乡愁,思乡,是一个宝库。这些融化于生命当中的东西,它们是最触动人的,最柔软的,最重情的,甚至是最隐秘的那一部分。他说,这些关于故乡的文字与生命攸关,放不下,都是不能不写的文章,是心灵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接近于救赎自己。

  对他而言,故乡的概念一直在变化,最初是小家庭,然后是生长的永城县。后来曾随女儿到国外,那时对家乡的概念就是河南,是中国。故乡的概念在扩大。他说,在全球化的今天,多元文化碰撞较量,我们对乡土的书写不仅是救赎自己,也是抢救一个民族的文化,这方面的意义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关于乡土文章的写作,他说,任何人心里都有一个故乡,都有这样一个心灵的初稿。如果你是一个写作者,哪天你可以动笔,把初稿变为改定稿,拿去发表。这里面有很多写作技巧问题,但最重要的是真情实感。要回到生命原初的状态,把自己的情感记忆倾诉出来;回到日常生活的真实场景,把你所经历的生命故事,你所生活的环境和自然风物,逼真地表达出来。

  他说:对故乡熟悉了以后最重要的是理解。我一生都在做一个功课,理解自己的故乡,理解父母亲,兄弟姐妹,村庄,县域等,这些年也一直在做这个事情。他说,理解了才能行诸笔墨,有所发现。每个村子看上去很平常,但可能有了不得的历史。

  为写《永城赋》,他曾三回故乡,深入采访,理清永城三千多年的历史,所以,赋中句句有来历,有史料根据,全面地概括了一个县的历史。他欣慰自己为家乡做了一件事情。他说,理解自己的家乡,家乡的人物,一个地域发展的来龙去脉和它的未来前景,是非常有意义的事。熟悉,理解,有所发现,然后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文章。

  二

  省作协副主席、省散文学会会长王剑冰先生这些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的散文佳作也被刻在许多山水名胜地。这一次,他剖肝沥胆,首次把生命中那些关于河北唐山家乡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写出来,倾诉在这本名为《或咫尺,或天涯》的书中。

  他说,一个作家起码要写出关于故乡的文字,才能见出你生活的起点。而且一定要写出真性情,不能玩矫情,也不能一味抒情。不然写出来就是空泛的,虚飘的。很多人认为散文就是抒情,他说错了,散文其实强调真情、性情。

  19岁的他下乡插队时,在姥姥家经历了唐山大地震。那些沉痛的记忆绵延至今。那一天,他一字一句地说着往事,他最初的爱恋和错失,他经过的生离死别,他见证的灾难之惨烈,他目睹的生命之顽强以及40年后再回去时仍止不住的泪水长流……这些难以释怀的痛与爱,他都写在《经历与表达》《黄昏中的美人》《小荷子》《生计》等篇章中。

  他说:我后来去周庄,去江西、贵州、安徽等地的一些民居,那些小胡同,小弄堂,小天井,各种各样,每一处生活的氛围那么有滋有味。那时,你会觉得自己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太苦太简单。你就想,生活在那些地方的人可能对故乡的体味更深,写出来的东西更有色彩。但是,故乡是不能选择的,一如我们的父母。既然它做了你的故乡、父母,那你就认,你就亲。所以我们的笔应该更深入一点,真真切切地写,大大胆胆地写。他说,大爱与小爱都是我们文字中的魂,如果没有这些魂,文字会飘,不实诚。他把笔触延伸到土地深处,细细地写了故乡的地气,乡村的风,乡下的夜等等。他说:我是带着一种感情和对乡土的认知去叙述的,我觉得自己的书写是深沉的,没有虚浮。

  三

  关于故乡,无尽的感触。

  那天,朗诵艺术家陶真、秦莉情真意切的朗诵,触动了现场读者的心绪。那天,嘉宾、大象出版社副总编辑杨秦予,作家李玉梅、鱼禾、张鲜明等都在现场谈到自己的故乡。故乡是地域的,是一个个村庄、乡镇、县域、城市的名字,也是文化意义上的,意味着一种传统,一种人文习俗。年轻时意识不到,与故乡渐行渐远,后来,不断地回望,在更深广的层次上看待故乡,理解故乡。对于作家来说,写作就是回乡之旅。真正理解故乡,会使一个人活得更加明白,写得更加深邃,有意义。那天,河南日报文艺部副主任陈茁的发言说出了很多读者的心声。她说,中原风读书会举办三年来,为省内外名家和读者搭建了一个面对面交流沟通的平台,每一次聆听都让读者收获很多。相信2018年,读书会将在大家的支持下越办越好!

  的确,有时候,就是那么的一次交流,一席聆听,一句话,就点亮了你的内心。

  比如,那天,谈到读书,孙荪先生语重心长:我是被书喂养的。读书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人之所以能成为真正的人的基本条件。

  王剑冰先生说,正像一个书法家要上午临帖,下午练字一样,要不断地阅读。一个作家要想在某些方面有所建树,一个是读你喜欢读的作家的作品,另一方面读更深更广的东西。

  因为博学慎思,所以智慧深邃。所以,孙荪先生是后学者心目中的那座山,所以,王剑冰先生是写作者心目中那棵峻拔挺立的树。那天的分享结束后,那么多读者一直围绕这山与树,那种热烈的氛围让人惊讶又感动。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篇永远也写不完的故乡记,也许我们始终都在回故乡的路上。愿某一天,能真正理解那个生养我们的故乡,那时,乡愁会有一个稳稳的依托,那个属于灵魂的美丽家园无比温暖迷人。故乡,在记忆里,在文字中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