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故乡 > 正文

童年的记忆:老屋

时间:2020-01-05 12:54     来源:散文网     作者:关英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离开老屋已有二十多年了,但老屋却是我心灵永远的栖身之所,也是我永远的痛。老屋装满了我童年的记忆,成长的快乐,还有出嫁时洒落在母亲怀里的眼泪,母亲留在我脸上的爱抚。

 

  原标题:老屋

  每一个老屋都有不一样的心酸故事,不平凡的过往……

——题记

  离开老屋已有二十多年了,但老屋却是我心灵永远的栖身之所,也是我永远的痛。

  老屋装满了我童年的记忆,成长的快乐,还有出嫁时洒落在母亲怀里的眼泪,母亲留在我脸上的爱抚。

  我的家,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小院儿,四间红砖房,大门朝南开,大门的西面宽些,春天可以种菜,夏天品食绿色的味道,秋天做晾场。秋天到来的时候,院里堆满了玉米,如金子一般金黄耀眼。在窗前砌了一个长方形的花坛,花的艳丽,花的芳香,让一个小小的女孩深深地着迷。大门的东侧窄一些,垛玉米秸,垛码得又长又高,用玉米秸蒸馒头,煮饺子,煮玉米碴子红豆饭,炖小鸡,炖大骨头,都特别香。或许,那不仅仅是柴火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母亲的味道。

  老屋,建于一九八零年春天,是我们全村,乃至全公社(当时对“乡”的称呼)的第一所砖房。在那个大集体的时代,有多少家庭还在为生计发愁,三餐不饱而担忧,而我家却因为父亲每月有固定的收入(父亲是中学的语文老师),母亲的悉心持家,勤劳能干而攒下了足够的积蓄,才敢张罗盖砖房。

  砖房不是说盖就盖的,各种建材要“四面八方”的凑,要提前一年准备建材,小件再现用现买,第二年才能正式动工。

  从农闲开始,父亲就雇用生产队的马车,去离家八十里远的旗砖厂拉砖。一马车也装不了多少块,往返要两头不见太阳,起大早走,贪黑才到家。我当时太小,不知道需要多少马车的砖。

  我们村子西边三里路远有条河,当时水源充沛,芦苇茂盛。等收完秋了,母亲就天天踩着冰碴子割芦苇,大约割了一个月,然后雇马车拉回家,等明年正月开始,雇匠人编成厚厚的苇笆,苇笆是盖房子的防寒保暖之必备。虽然冷,虽然累,母亲却非常开心,因为这项建材不用花钱买。

  檩子也很难在附近买到,等深冬了,离家百里之外的林场放树了才行,先去一趟与林场主商定好日子和价钱,再雇生产队的马车去拉,一趟多去几挂马车,连椽子一起拉回来。还要再去一趟拉梁柁,梁柁又粗又长,特别不好赶路,当天是回不来的,第二天再起早往回赶。

  接下来的日子,父亲每天刮树皮到深夜,每一根他都刮的仔仔细细,又光又亮,这样的工作,一直持续到转年正月结束。

  正月之后,清明很快来临,父亲就请来瓦匠,木匠,正式破土动工。先要把原来的土房扒倒,垫平,再挖槽,下基石,灌浆,养生,码砖,支架,上梁,排椽,排檩,铺苇笆,磨房盖等等,再加上室内的间隔,设计,足足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其间,我们全家七口人分别住在亲戚家和邻居家。现在回想,当时该是多么的不便和煎熬。

  那一年,奶奶七十三岁,身体十分硬朗。在建房的过程中,村里人就和奶奶唠闲嗑儿“这样一块砖一块砖地摆,这房子啥时候才能盖完啊!”奶奶一听,可也是。就日日愁,夜夜盼,等房子盖好了,她老人家的耳朵却背了,谁和她说话都得提高嗓门,不然,她就一头雾水。

  因为妈妈操劳过度,住进新房之后就病倒了,打针吃药好多天,才微见起色。刚到四十岁的父母就是从那时起,白发日渐增多,皱纹开始加深,两年的时间,似乎苍老了十岁。而我们兄妹四人,从此,在这样舒适宽敞的家,一天天快乐地成长,成熟,无忧无虑地读书学习,嬉戏玩耍。

  每逢夏天,四周的篱笆墙上,爬满了墨绿色的“猪耳朵”,浅紫色的小花,扁扁的豆荚,甚是好看。院子的西南角有一棵高大的垂柳,从来没人修剪过的树冠,如同一把巨大的绿伞,天然而成。也正好罩在猪圈上,每年更新的两头大肥猪,夏天乘凉,冬天挡风,这棵大垂柳,既是我家的风景,更是一把保护伞!窗前大片的花园,就是我的乐园,那色彩,那清香,还时常在我的梦里出现。如今我也种花,却总觉得不如那时的浓烈,漂亮。母亲养的小鸡,大鹅,也在院里踱来跑去,特别有趣。还有一条喜欢尾随主人出门的大黑狗,非常温顺懂事,从不乱咬人。

  就在住进新房的第二年冬天,奶奶因病不治,离开了所有爱她的亲人。一九九八年腊月,马上快到年关了,母亲突发脑梗,也仓促地离开了所有爱她的亲人。没来得及留下只言片语,带着对人世的无限眷恋和遗憾走了,那年她才五十九岁。

  之后家里出现了种种变故,老屋只留下了无法抹去的记忆,再也不能开启,其中原因真是一言难尽......

  前年我受朋友之邀,回到了故里,几番思考,我就信步去看看老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村子,再怎么变化,也能找到自己的家。可我明明准确地来到了她的跟前啊,怎么看不到她的影子!再往东走过几户人家,都不是。难道是我迷路了?恰巧这时表哥从对面走过来,我说:“我家在哪儿啊,我怎么找不到了?”表哥说:“你再往回走,”“可我什么也没看到啊!”“你家的老房子低于院墙了。”果然,顺着新砌的院墙往下看,用厚塑料布盖着的房盖,压了几排砖头,因为我是在房后,就看到了这些。一九八零年到二零一六年,三十六年的跨越,新建的金碧辉煌的瓦房高高在上,新修的水泥路穿越大街小巷,垫高的路基,再加上岁月的侵蚀,老屋就像兀自趴在地上瘦骨嶙峋的老人,正有气无力地喘息,我的心一阵酸楚……也许,她也正在期待与我的一场遇见,那个曾经把她打扮得窗明几净的女孩,如今也为心事所累,失去了原有的天真与快乐,而这个不惑之年的女人,永远钟情于她,痴爱着她,心里留一块净土,守护着她!童年的记忆:老屋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