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故乡 > 正文

将台堡,我的故乡

时间:2020-01-05 12:55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郭文斌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由中宣部等单位组织实施,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播出后反响极好,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由中宣部等单位组织实施,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播出后反响极好,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作为该剧的文字统筹、撰稿、策划,我给分片导演和制片人推荐将台堡镇,该地正好年初通过撤乡建镇,形态可能不达标,但气质和乡愁精神很吻合。导演与制片人前去实地勘访,形成选题,最终被评审会通过了。作为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游子,当然无比欣慰。

  这就促使我以中华民族整体视角重新打量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葫芦是最为古老的中华民族吉祥意象,它不但象征着收集精华、聚藏宝气、守护真要,还是剑胆琴心、仗义行侠、除暴安良的指示符号。马莲又名马兰,是耐盐碱、耐贫瘠、抗旱、抗涝、抗寒的地被植物,其根入土可达一米以上,具有极强的耐性和适应能力。我的家乡将台堡,就位于葫芦河和马莲川的交汇一带。

  孩童的我,在那个大堡子下看戏,看电影,玩耍;少年的我,在那个大堡子下上学,赶集,走亲戚;青年的我,在那个大堡子下教书,育人,结婚,生子。解放初,我的父亲曾经在那个堡子里上过几年班,他无数次深情的讲述,让我对那个大堡子产生过无限的传奇性联想。

  上初中时,有一年我曾在堡子后面的“城背后”姑姑家寄宿,当时没有注意“城背后”这个词的深层内涵,及至成人,越来越觉得这个已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的地名背后,一定有着极为繁盛的历史。后来看历史资料,才知道,这繁盛,原来和这里两千年来持续发达的马政有关。众所周知,马政在冷兵器时代的重要,就像今天的航母和导弹一样。

  据考,历史上的将台堡一带水草丰茂,河流纵横,早在西周时期,牧马业就非常发达了。秦朝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和这里为其源源不断地输送精良战马不无关系。因为看重当地人的彪悍、马的精壮,汉武帝干脆把这里作为组建骑兵的基地,汉军之所以能够击败匈奴,骑兵发挥的作用巨大。唐时这里的马政到了极盛时期,贞观初年,唐太宗出台完善的马政管理制度,监牧制就是其中之一,将台堡一带,正是重要的监牧地区。贞观二十年,唐太宗到灵武会盟,专门到西瓦亭视察马政,当时的西瓦亭,就是今之将台堡。安史之乱期间,这里也为北上灵州的太子李亨的护卫队补充了大量战马。到了宋代,西夏崛起,这里成为重要的边塞防御要地,牧场变成战场。宋夏三次大战,有两次都在这一带进行。明代吸取宋弱教训,重整骑兵,将台堡一带成为全国马政重心。直到清朝中期,牧马基地西迁河西,这里的马政辉煌期才告结束。

  可见,中原的实力史,就是将台堡一带的供给史。每每想到这里,我的耳际都会响起惊天动地的战马嘶鸣声,其生,其死,都为捍卫龙的图腾,这也许就是古人讲的龙马精神的寓意所在。再看“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些诗句,心里就是另一种滋味。

  说来也巧,生肖属马的我,降生在这片土地上,先是醉心于书写农历,后来又固执地传播传统文化,现在又把同样展现龙马精神的“乡愁剧组”拉到这里来,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坚守吧。

  《周易》比象“乾马坤牛”,意即夫子所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如此,再看葫芦河和马莲川这两个地名,就有了天造地设的寓言性,精神性,这种自强不息精神,到了二十世纪,终于演进为震惊世界的壮丽史诗:1936年10月22日,红军长征三大主力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从北京直飞宁夏固原,驱车70多公里来到将台堡,冒雨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长征永远在路上。这次专程来这里,就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2017年3月29日,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现在的纪念碑下,当年是一个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地坪,既是戏园,又是电影场,还是篮球场,靠北的戏台右侧,是公社文化站,放映队也在其中,不少让我们热血沸腾的战争题材电影,就是在那个地坪里看的。当时上高中的兄长,是文艺队的成员,常常在那个戏台上排练文艺节目,我的任务是从家里给他运送粮草。谁会想到,在电影上看到的、在节目里欣赏的情景,居然就真实地发生在脚下这片土地上。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传统,就这样从历史的长河中一路绵延而来,成为支撑一个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脊梁,最后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演进为伟大的长征精神,演进为彪炳史册的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

  在将台中学任教的三年,是我生命中的一段黄金岁月,那时的我,一腔豪情壮志,白天教书,晚上习武,屈子的名句常常伴着晚风响在耳畔。斗转星移,岁月更替,早已华发满鬓,可也壮志未酬,当年的万丈豪情,常常化为梦境,正可谓“铁马冰河入梦来”。

  好在2013年,因为拙著长篇小说《农历》的缘分,被中央电视台国际中文频道制片人知遇,得以效力于《记住乡愁》节目组,在国家层面为民族复兴略尽绵薄。自此,当年“铁马冰河”的梦境不再出现。

  2017年9月的一天,我再次走进将台中学,其变化让人有梦幻之感。当年读书的土木教室,备课的砖木宿舍,被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楼房代替,整个校园被红色符号簇拥着,和旁边的纪念碑相呼应,让人不由想到怀念、理想、信念这些词汇。

  设想着如果现在给学生讲长征,我就会说,长征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红色表达,是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精神的红色表达……将台堡,我的故乡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