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故乡 > 正文

写给故乡沁源

时间:2020-01-05 13:02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郭秀峰 张武元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我的一切都是故乡给的,我的故乡给了我一切。我的故乡给了我血浓于水的亲情,给了我人间不能忘却的种种情谊,给了我淳朴、正直、自尊、坚韧的个性,给了我此生不变的乡音。

 

  魂牵梦萦的故乡

  我的一切都是故乡给的,我的故乡给了我一切。

  我的故乡给了我血浓于水的亲情,给了我人间不能忘却的种种情谊,给了我淳朴、正直、自尊、坚韧的个性,给了我此生不变的乡音。从离开故乡的那一天起,我的心就成了一个相框,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永远装着故乡的肖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哺育我成长的这块黄土地,早已将它的精神因子注入了我的血液。这里的山、水、乡俗、人情,无不给我以别样的风情;伴我成长的田间地头、山沟河畔、五谷杂粮,无不记录着生活的苦乐酸甜,给了我别样的味道;那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庞、一双双粗糙有力的大手,对远方的游子来说无一不是一种亲情的召唤!那些梦中萦绕的故事,那些曾经尘封的记忆,真的无法忘记。

  一年又将尽,千里人未归。如风的往事多少次从心头吹过,让我在梦里编织对故乡的刻骨铭思。无论世间有多少绚丽色彩,我只想看你青山碧水;无论人间有多少优美歌曲,我只想听你悦耳乡音;无论世上有多少动听故事,我只想听你山里传说。

  沁源,我可爱的故乡!在我的心里,你是一张画不够的画,一种剪不断的情,一首唱不尽的歌,一篇写不完的文章……

  袅袅飘荡的炊烟

  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久了,不由地怀念乡村那种田园式随意的生活。在享受现代生活带给我们的种种方便时,却总忘不了故乡的炊烟,忘不了炊烟中飘来的母亲的呼唤。每每闻到炊烟的味道,就好像闻到了家的味道,听到了母亲的声音。

  每次回家,一望见自己家屋顶的炊烟,心里就会升起一种难以抑制的温暖和幸福的感觉。

  记忆中的故乡是由土房、柴炭、鸡鸣、狗叫组成的一个个的小村落。每逢开饭前那矗立于一座座农家小屋房顶上的烟囱里,就会冒出一缕缕的如白似灰,如蓝似青,或浓或淡的袅袅炊烟。那缕缕炊烟掩映下的村庄,就好像一幅幅朴素而淡雅的农家水墨画;那一缕缕随风飘散的炊烟,是对劳作农人的慰藉,是对贪玩孩童的召唤。记得童年时,妈妈常嘱咐我们几个孩子的一句话是:“看到村里的烟囱冒烟了,就该回家吃饭啦。”伴着袅袅炊烟,常常能听到村子里母亲们呼唤孩子回家的声音。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就从人们的指缝中溜走了。现代工业文明让乡村的人们也享受上了做饭不用炉火的日子。当我们走进今天的农村,几乎看不到屋顶的烟囱了,当然也就再也看不到炊烟缭绕的景色了,但故乡的炊烟却一直是存于我心底的最温暖的记忆。那一排排土房顶上的一缕缕青烟,就如同一只只绝妙的画手,描绘出一幅幅人间最和谐的生活图景。炊烟缭绕里,有汗水变成粮食的收获;有母亲温暖慈爱的召唤;有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渴望;有一家人幸福生活的甜蜜!

  异乡不弃的“和则饭”

  我移居的城市银川素有“塞上江南”之称。这里盛产的水稻、小麦、硒砂瓜、黄河鲤鱼、牛羊肉营销全国。连我这个从小不吃牛羊肉的人,经过这一二十年的熏陶竟也能做出一手味道相当不错的“羊肉菜”系列。但是,如果有人问我:“你最爱吃的是什么?”我总会脱口而出“和则饭”。我的很多朋友问我那是一种什么饭?我告诉他们,那是一种以“小米”为主,然后加入“豆子或豆角、南瓜或北瓜、土豆或红薯”,通过不断熬煮,最后再加入“面条”和适量盐,混搭而成的一种简便快捷,既好吃又好消化的“饭食”。朋友听了马上说,那叫什么饭呀?乱七八糟怎么吃?看着他们疑惑的表情,我很认真地告诉他们,我就是吃这样的饭长大的,的确好吃。

  在我的记忆中,“和则饭”是家乡百姓每日必吃的“主餐”。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家乡的多数人家,一日三餐几乎都是“和则饭”。现在,我能想起的最好吃的“和则饭”,是童年过生日时,妈妈做的特殊的“和则饭”。那时家里很困难,一年吃不上几顿白面。但是,在爷爷、奶奶和我们几个孩子过生日的时候,妈妈总是要想办法为我们做顿像样的“和则饭”。记得,那时我们能吃到的“长面条”,基本上是用豆面、玉米面和白面和成的。玉米面在当时担当的是“主角”,豆面是“配角”,白面放的很少,是“画龙点睛”的角色。所以,妈妈每次给我们做这样的“长寿面”时,总是格外小心。先用温水把面和得硬硬的,然后小心翼翼地擀,就怕把面弄破。擀好面片后,再慢慢折叠好,用刀切成又细又长的面条,煮进熬好小米和蔬菜的锅里,最后在勺子里放一点油,在火上烧热炝点葱花和咸盐,趁热把油勺往煮好面的锅里一插,迅速地盖上锅盖,就听见锅里先是“嚓啦”一声,接着发出轰隆隆像打雷一样的声音,随后一股香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揭开锅盖,便可看见一层泛着绿色的“油花”漂在饭上面,很是诱人。其实那时我们家每天晚上几乎都是这样的饭,只不过平常饭里不煮面条也不炝油的,生日时才有这样的口福;也只有在生日时自己碗里的面条才会比别人多一点。所以,那时我们格外盼望家里能有人过生日,我们就可以跟着沾沾光,吃一顿特别的“和则饭”。

  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生活让我们改变了很多。但是,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吃饭离不开老家的“和则饭”!每周至少得吃一次,只不过加进去的食材有所不同,做法步骤却依然相同。当我们吃着用异乡食材做成的“和则饭”时,老公总会感慨地说:“真好吃呀!在这里只有在自己家里,才能吃到这种飘着家乡味道的‘好饭’啊!”

  割舍不断的土豆

  我的故乡盛产土豆。在上世纪“菜篮子工程”没有实施之前,一年四季陪伴我们时间最长的蔬菜就是土豆;菜窖里贮存的蔬菜,保质期最长的也是土豆,旧土豆能吃到接上新土豆。妈妈常说:“土豆是最好的食品,既当粮食又当菜。”

  记得小时候,我们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土豆。早上妈妈会在蒸窝窝头的笼屉里放几个土豆,蒸熟后把土豆去皮,放到每个孩子的碗中。怕我们吃腻,妈妈总是先用筷子把土豆夹成小块,然后拌上盐、醋、辣子,才让我们吃,现在想起来还回味无穷。午饭的蔬菜,土豆永远是主角,只不过形状不同,配料不同。丝也好片也罢,块也行条也成,其中搭配上一点别的蔬菜,遇到节日还能吃到和土豆搭配一起的肉或粉条豆腐之类,那对我们来说真是“美味佳肴”了。那时最好吃的是妈妈做的土豆丝炒粉条和土豆玉米面饼。有时自己也很奇怪,吃了那么多年土豆,怎么就没有吃“伤”?至今还依然那么爱吃,每次买菜总少不了土豆。

  今天,我们的餐桌上,土豆虽已不是主角,但却“风采”依旧。北方家常菜中的“土豆烧牛肉”“酸辣土豆丝”“铁板土豆片”等等还是离不开土豆的。就连西餐中的麦当劳、肯德基必配的薯条,也是土豆当家。

  也许自小在农村长大,有时在菜市场买菜,看到那一个个沾满泥土的不起眼的土豆,心里也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它们多像土里刨食的农民,坚韧、淳朴、低调、简单、奉献。只要给一块土地,不需要多少肥料,不需要精心打理,就能很自然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不炫耀,默默无闻。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割舍不断的情结,能让我在随时代行进的途中,永远保持一种质朴、低调、简单、本色的为人。

  歌甜花香的故园

  故乡四周群山环抱,一条沁河蜿蜒东流,山灵水秀,风光无限。春夏季节,你随意到沁河两岸的田间地头走走,映入眼帘的除了绿色的树木、庄稼、小草,就是那生长于田间地头、垅堰石缝中的各种野花,一丛丛一簇簇,五颜六色,竞相怒放。深秋季节,置身小城,放眼四周,近处是一派“山明水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的景象,远处是被秋色染成金黄赤红的灌木丛。远远望去,就像一朵朵美丽的绒花被墨绿色的苍松翠柏包裹着,高矮相间,层次分明,好一片和谐秀美的田园风光……

  这样的山水,养育了勤劳乐观、能歌善舞的沁源人民。沁源秧歌小调多达二百多种。这里的男女老少,说起他们心爱的沁源秧歌,都能随意给你唱出几段。我的父亲是一个性格开朗、喜欢热闹的人,更是一个爱唱沁源秧歌的人。从孩提起,只要村子里闹红火唱秧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我记得童年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一日三餐的饭前,总是母亲围着灶台在忙碌,而父亲则经常盘腿坐在炕上,他的身边围着四五个孩子。父亲一首接一首不停地唱秧歌给我们听,那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家乡小调,或婉转或高亢,或欢快或凄凉,或诙谐或低沉。至今还能想起父亲唱过的《梳妆台》《拣兰炭》《卖芫荽》《碾糕面》《大观灯》《小二姐梦梦》《寡妇上坟》《光棍哭妻》等。有时自己也会情不自禁地哼几声,心底顿生一种“回家”的感觉。

  2012年9月,我收到了沁源秧歌协会寄来的刊物《沁源秧歌》。那极具沁源秧歌特色的封面,彩页上正月十五闹元宵的热烈场景,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无不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划旱船、踩高跷、舞狮子、扭秧歌,自己曾经目睹和参与过的这些活动,虽时隔多年,今天看来依然非常亲切。书中整理记录的几篇《沁源秧歌锣鼓曲谱》和《沁源秧歌集萃》,更让远在异乡的我爱不释手。哼着那些熟悉的、散发着故乡泥土芳香的小调,我的心似乎又回到了可爱的故乡。尤其是看到那些熟悉的老艺人的面孔,心里真的有说不出的感动。是的,沁源秧歌,对于一个生活在异乡的土生土长的沁源人来说,它难道不是一首浓郁的思乡曲吗?

  我不是一个歌者,但写到此,我不禁在想,如果说故乡的山水养育了遍野盛开的山花,那沁源秧歌就是其中最艳丽的一朵。愿这朵美丽如山丹丹一样的花朵,永远红艳艳地开放,为家乡锦上添花吧!我为自己拥有这样歌甜花香的故乡而感到无比骄傲与幸福!写给故乡沁源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