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乡土 > 正文

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时间:2019-04-15 16: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张清俐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有学者表示,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契机。

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图语: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文化深植于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根脉,安放着祖祖辈辈刻在灵魂里的乡愁。然而,在快速推进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一度黯然失色。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有学者表示,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契机。同时,乡村文化振兴也有望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不竭动力。

  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的灵魂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写到,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庄晋财看来,正是在乡土中沉淀下来的风俗、习惯、传统、价值观,构成了乡村文化的内核。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社会里的人们形成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培育出乡村文化。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刘忱认为,中国的乡村文化创造并保存了具有珍贵价值的农耕技术和农业遗产,还形成了一整套集价值、情感、知识和趣味于一体的文化系统。中国的乡村文化传统资源因自然地理条件、生产劳动方式、民族习俗文化、历史发展机缘等方面的不同,而具有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因而让中华民族拥有活力无限、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库。

  庄晋财表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但产业发展的特色来源于乡村文化;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乡村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使乡村社会治理有序,文明和谐;从文明进步的角度来看,乡村文化形成的凝聚力,成为汇集各种乡贤人才的力量。

  重新激发乡村自身活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文化的复兴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庄晋财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主要内容之一,主张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村文明,通过保护、传承与创新,赋予乡村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刘忱表示,乡村文化复兴的任务,是让“乡愁”切实落地,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让绿水青山受到保护。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乡村文化的振兴,就是要重新激活乡村的活力,让乡村文化在现代文明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进而得到复兴和重建。要在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构建新的乡村精神和乡村理想,唤起农民的文化自觉,培育新农村建设的合格人才。

  近年来,乡村文化产业的兴起体现了乡村文化的现代活力。近日,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丽君在“山东省首届文化创意与乡村振兴高端论坛”上提出,文化创意与农业资源深度融合,为农业资源赋予设计、符号等精神文化内涵,是提升农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培育特色农业和品牌产品、形成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农村发展方式和业态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推动城乡文化融合

  乡村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振兴并非是对传统的完全恢复。刘忱建议,应尊重乡村、农民的文化需求与文化创造,使乡村原有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与世界观,与现代价值相嫁接、相融合,并生长出新的价值,进而塑造适应现代社会、具有内在动力的乡村文化。

  庄晋财认为,要以“扬弃”的态度继承与发展乡村文化,以城乡互动促进城乡文化融合,让城乡文化相得益彰,共同实现文明进步。同时,要以人才回流夯实乡村文化传播基础。乡贤的回归可以弥补乡村文化发展面临的人才不足困境,他们是振兴乡村文化的重要力量。

  对于如何发展乡村文化产业这一问题,孙丽君表示,以现代产业化思路经营传统文化资源,就要跳出乡村,用现代视野、中西比较视野、世界视野审视乡村文化,厘清乡村文化资源的特色,并使之自觉融入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之中。

  山东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清津认为,农村文化的演变有其内在的逻辑,市场机制会对文化变革施加影响,但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政府对文化发展的规范和调节作用。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越来越多地取代传统的惯例和习俗,成为规范社会的主导力量。刘忱提到,应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筑牢生态文明的乡村屏障。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生态化,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课题。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新闻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麻雀学校未来在何方?
    《谭延闿日记》出版,遍观民国初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推进养老模式多元化发展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