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乡土 > 文学 > 正文

故乡情结的深层回放 ——读赵殷散文集《回到固城》

时间:2020-01-06 17:43     来源:文化礼县     作者:综合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一个地方的文化就是这个地方所辖各个地域特色文化的总汇,每一地域的文化一定有着不同于别处的独特的个性特色,而所有不同个性特色文化的融汇和总和,便构成了这个地方的文化内涵及魅力。

 

  放眼当下书林,真可谓异彩纷呈,琳琅满目,精彩之作眩目耀眼。然而,真正能吸引住读者眼球的惊心动魄之作,却依然凤毛麟角。近日,偶得一本我市女作家赵殷的散文集《回到固城》,读之,不由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它时而将你带入神秘、悠远、动人心魄的情境,时而将你引进广袤的山野,幽静的菜园,分享独特的民俗风情,窥探神秘的天人感应,认识一个又一个有名有姓的男女老幼,了解他们虽苦犹甜的生存状态,并感受他们淳朴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你在涌生阅读快乐的同时,又不由去思考人类、历史、社会、生活,你会从心底发出: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厚重之作。

  西垂文化闪烁的异彩

  《回到固城》是作者写家乡固城的一本书,然而,这本书产生的文化背景及今天与读者的见面,又传递着怎样的现实意义呢?她的面世,又给具有悠久丰厚的西垂文化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礼县古称西垂。近年来,伴随礼县大堡子山秦国第一陵园的发现,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用大量历史事实反复证明,礼县,是秦人的发祥地,是秦文化的源头。这一发现,无疑给礼县的历史、文化赋予夺目的光彩,就连礼县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也无不显得珍贵而神圣起来,无不因沐浴着历史的光辉而显出庄重肃穆的神韵。事实上,历史本来就给礼县镶钳了秦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等一颗颗明珠,并将乞巧、春倌、点高山、社火、迎喜神、赶庙会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的坠链挂在这一颗颗明珠上,使之显得华贵而富丽,神奇而耀眼。

  一个地方的文化就是这个地方所辖各个地域特色文化的总汇,每一地域的文化一定有着不同于别处的独特的个性特色,而所有不同个性特色文化的融汇和总和,便构成了这个地方的文化内涵及魅力。固城,地处礼县北端最边远的地方,与武山相邻,她不仅洋溢着礼县古老文化的风韵,更是当年红军走过的地方。由此,我们也可将固城文化看作是礼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固城地处礼县的边缘,却也是礼县文化由中心逐渐向外的扩展,在总体上,她闪烁着礼县文化的光芒,却因自身地域、风情、民俗的差异而放射出格外夺目的光彩。追溯固城的人文积淀,可使我们对西垂文化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回到固城》正好全面细致地述写了固城的山川风物、民俗风情,作者记忆中村民的生存状态,那怕是痛苦的或虽苦犹甜的生存状态。从严格意义上说,它是一本在一定历史空间的人类生存状态的横截图,既是作者的记忆,更是历史对固城尊贵的述说,是当代生活条件下的人文意识对历史情节的深切回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回到固城》是西垂文化闪烁的异彩,这种异彩却又是通过作者的故乡情结的深层回放来展示的。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本写家乡的书,也许诸多细节早已沉睡于土地深处,但凭我的记忆,我想尽可能地再现村民们贫穷与快乐的生活。”紧接着,作者又说:“近一两年来,每每感到身心俱疲时,我在潜意识中回到村庄,沉迷在旧年的往事里,醒来便有了另一种清醒,那就是对现实的认知。写作《回到固城》为的是能让我在有限的回忆里,更多地写出村庄内在的东西。”显然,这种“内在的东西”绝不是表面的对山川河流,人情风俗的描绘,而是旨在通过“在那里形成封闭的乡村生活方式”、“没有一次能够避开村庄的风土民俗,顺利地解决一件对我来说比较困难的事情,包括爱情观,也烙上固城人的质朴”的深情回放,来达到对“内在的东西”的表达。

  礼县幅员辽阔,人们的生活习俗多姿多彩,真可谓“五里不同地,十里不同天。”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别之处,由此构成了礼县深厚的文化内涵。阅读《回到固城》,可通过作者艺术地再现于我们眼前的对固城山川河流及历史岁月的追忆,对风土人情饱含的温馨礼赞和人文精髓的再现,让我们更透彻地看到固城的历史底蕴,看到固城地域文化的诸多闪光点,从而看到西垂文化在今天依然闪耀的光彩。

  文化是一种情怀,文化是一种关爱,文化是一种总结,文化是一种传承。读《回到固城》,作者仿佛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用目光穿透着固城的历史岁月,从而打捞出尽可能更多的热爱和珍奇,再库存于人类文明的保护塔中,以便随时抚摸和叩拜。

  追忆历史,目睹现实,可进一步激发我们创造新生活的澎湃热情,让今天的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快乐。

  读《回到固城》,目睹西垂文化闪耀的异彩,给我们自信和鼓舞。

  弥漫山野的悠悠情思

  叙述历史离不开时间、地点、事件。要写固城的历史,必须写固城的山野,固城的山川河流,固城的名胜、古迹以及在这些地方发生的重要事件。在叙述这些时,越是把时间往前推移,所述的历史则越深、越久远;飘散的历史烟尘越古老,承载的岁月越厚重;展现的历史越细致、意义则越重大。对读者来说,感受到的历史况味越浓厚、则越具思想的勾连力。读者阅读这样的作品,会不由然顿生身历其境之感,就连神情也会显得庄重、肃穆起来,立即打开接纳系统,迅速步入作者所描绘的历史情境、人文岁月中去。当然,这也是作者思想、叙述、所有写前准备化为现实的外在流露,是写作获取成功的切实表现。

  对固城山野的眷顾,实质上是作者恋乡精神的回归,是对固城人文的关怀和探究。《回到固城》用大量篇幅写了固城的自然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以及在这个环境中的岁月留痕。如《大柳树》、《固城街》、《固城河》、《东城墙》、《堰渠梁》、《门楼》、《戏楼》、《固城山野》等。作者为了达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叙述上采用了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手法,全面、细微地描绘了固城的历史况味。如果说《固城山野》气势恢弘地鸟瞰了固城的地理轮廓,粗线条地勾勒了固城山川河流的苍茫景象,让我们在浩浩历史长河中依稀望见固城的历史走向,给人以沧桑感、轮廓感、悠远感、神秘感的话,那么,其余的篇什则精雕细刻、活龙活现地描画出历史上的《大柳树》、《固城街》、《固城河》、《东城墙》、《堰渠梁》、《门楼》、《戏楼》有着怎样的生动和妙趣,有着怎样的悲喜交集和梦牵魂萦,有着怎样的“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没齿不忘。

  阅读特意安排在第一单元的这些篇什,作者传导给我们的心绪是极其复杂的,同时,我们也由此感到作者在追忆、回味这些历史情节时涌上心头的悲喜交加。我们很难把握作者在把这些历史镜头剪辑到今天时,她的心绪是安静的还是紊乱的,感觉是甜蜜的,还是悲壮的,是欢乐的,还是痛苦的?抑或二者相互交加,难分难解?因为,我们是在物质和精神都极大丰富了今天来看昨天的物事。看《固城山野》,你分明感到作者愁肠百结的忧郁心绪和悲天悯人、感念人世沧桑的幽幽浩叹。这种心绪到底是作者在还原历史情绪时自觉不自觉流露出的批判意识所致,还是站在今天看过去时的油然顿生的感慨?因为,《固城山野》是书中篇幅最长的一篇,作者在叙述时不动声色地描绘着昨日固城的山脉走向,粗犷地描绘着农耕嫁娶和清贫艰苦的绵绵岁月和悠悠漫长的农家日子。这种原生态的叙述,越是不带情感色彩,越是给人强烈震撼,一如崖畔回声,肠气回肠。千百年来,中国农村农民的生活一直是贫困的,贫困是中国历史的情绪,更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实况,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人的精神也总是带着压抑,这种压抑也总是传递般地滞留在每一个人的心头,不管你接受与否。滞留在心头的东西还能不弥漫在山野之中?《固城山野》是对固城的俯视、远望,同时也是观念式的扫描,是把历史的固城全景式地缓慢地推移到读者面前。阅读《固城山野》,让我们读到作者对固城难以按捺的人文关怀和顿生的对人类生存壮态的怜悯及追问。然而,当我们在阅读这个单元其余篇什时,却分明感到作者已从那种忧虑和思考中解脱了出来,心情一下子儿童式地快乐起来,变得兴高采烈,情趣横生,便饶有兴致地向我们津津乐道着她童话故事般的秘闻趣事。尽管这些童话、故事的背景依然是古朴的村舍,破败的门楼,剥落的墙壁断垣,潮平两岸阔,丽日清流细的固城河畔。但是,倾注其中的快乐和知足是不言而语的,大有一种对人情美、风光美、民俗美的孤芳自赏式的称颂,这种发现和赞扬无处不有,几乎每一篇中都可俯拾皆是。这种发现不仅需要自身宽广的胸襟,需要自身的心灵美,更需要独具慧眼。正如罗丹所言:“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也许作者回忆的儿时记忆是没有贫困痛苦可言的,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以为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假若一个人在幼小的心灵中满是痛苦无一丝欢乐,那还怎么活下去?——其实,不论是儿时还是成年,真正身在贫困中时是感觉不到贫困的,贫困的生活和富裕的生活都是在离开贫困或富裕之后才认识到的,是有了对贫困和富裕的距离时才发现的,是互为参照才显现出来的。在这些篇章里,作者完全是用喜悦欢快的心绪向读者讲述着她幼时哪怕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是贫困的生活、经历,成长的历史;生存的现实是艰难的,感知生活的心情却是快乐的。——也许作者对生活没有苛求时,便以自生的快乐感受自觉不自觉地述写了痛苦,用知足和“富有”写着缺失。这些,我们可从两个方面获得理解:一是作者描绘的生活场景。不论是作者涉足的门楼、戏楼、固城街等等,我们看到的景物都是有缺憾的,总是历经岁月洗礼变得多少有些破败和有瑕疵的:在《固城街》里就这样描述道:“从上街到下街,瓦房年久日深,屋顶均有凹陷,屋脊蹲瞅儿,一应残缺不全。土墙松散,柴门板面上的土地漆脱落得斑驳,残留的桦木,也像土坷垃一样。……夜里屋檐下飞忽明忽暗的萤火虫,老人们说是鬼火,是死后三年还没有住进自家祖坟的人在忙着找后人给他迁坟。”这在当时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作者不可能去执意美化——尽管如此,并没因为客观的不完美而忧怨丛生。这样的生存环境显然是有缺憾的,不完美的,但是作者在感受这种缺憾和不完美时却是另一种感受,她总是用饱含诗意的快乐和幸福感去关照生活、感受生活,总是温情地、愉快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始终向读者传递着她童年的快乐。这种快乐心情我们时不时会从她描写的生活场景中看到,如她在《戏楼》中写道:“平日的夜晚,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爬上戏台,唱古老的歌谣,踩得木板灰尘四起。月亮正对戏楼,整幢戏楼披满了蛋黄的月光,孩子们稚嫩的嗓音绕过密密的木梁:

  月亮、月亮半个的,

  我娘把我惯下的。

  咋惯来?

  碗碗端上喂饭来!

  月光如银,缓缓淌过街心小道,绕到戏楼后面去,在戏楼摇曳小青草的瓦沟里,金黄的亮色,仿佛一抹抹晨光,那瓦房、戏楼,仿佛富丽堂皇的宫殿。孩子们没有秩序的歌声,再度从戏楼飘出,停顿到更远的树梢上。夜,静得听不见一丝风声和云飘,只有月光柔柔地流动。”这是多么快乐的时光,多么美好的情景!不难看出,作者是在微笑着经历苦难,是用宽广的胸襟接受着生活带给她的一切,苦也罢,甜也罢,总是快乐地行走在生活的土地上。所以,她与同伴的生活是快乐的,与村人的交往是快乐的,在她的心目中,尽管身处其中的客观现实是有着这样那样的缺憾,但充盈内心、观照现实的心态是快乐的,感觉到的生活是快乐的。所有这些,并非是存在和意识的背离,而是主观意识的强大和主导性能不断超越的具体表征,是作者的高贵品格和精神独立性溶解所有一切自然困境时的从容和轻松露出的真情和微笑。

  我以为这种心态在今天尤为可贵,特别是生活在今天的许多人,虽然生活在优越的极其丰厚的物质生活中,但总是不满足,内心充满了忧怨、愤恨,好像身边的人、直面的生活都对他不起,因而使自己变得狭隘、猥琐、自私,失却了对社会的温情,失却了内心的宽广、大度和对周遭美好情境的感知力,也失却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使自己的整个人生因此而变得灰暗从而也降低了自身的人生价值。

  读《回到固城》,品味弥漫山野的情思,会让我们动生对故乡的眷恋和感恩,在浩叹岁月沧桑的同时,心胸更加宽广。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