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乡土 > 文学 > 正文

青海湖飞溅出的动人歌谣

时间:2020-01-06 17:4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龙仁青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高原之上,大湖荡漾。这蔚蓝的湖泊,好似是滴落在大地上的一片蓝天,那样静谧、那样深邃地仰卧在草原荒漠之上,围拢在一片美丽和梦幻之中。这,就是青海湖。

 

  神话与歌声里流传爱情

  高原之上,大湖荡漾。这蔚蓝的湖泊,好似是滴落在大地上的一片蓝天,那样静谧、那样深邃地仰卧在草原荒漠之上,围拢在一片美丽和梦幻之中。这,就是青海湖。青海湖,承载着历史的沧桑荣辱,淘沥着生命的悲欢沉浮。从它汹涌的浪涛之间,也飞溅出了一曲曲充满浪漫诗意的动人歌谣。

  而金银滩草原,傍依在青海湖畔,目睹着青海湖浪涛汹涌,潮起潮落。绵延铺泻的草原,就像是青海湖演绎悲欢荣辱的历史过往的一个天然舞台,许多许多的故事就在这里生发,许多许多的云烟就从这里飘散。

  金银滩草原,这片方圆一千余平方公里的草原,历来以牧草丰美、牛羊肥壮而驰名。夏秋季节,草原上野花烂漫,姹紫嫣红,芳香四溢,给这片草原增添了别样的色彩。有人说,金银滩是一片富庶的草原,也有人说,金银滩是一片孕育情歌的草原。如果去追溯这句话的渊源,还要从藏族古老的情歌“拉伊”说起。

  情歌在藏区广为流传,并且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地域特色。在西藏和康区,流行着一种大体为六言三顿、四行一首的情歌,当地人谓之“杂鲁”或者“泽鲁”,这种优秀的民间文化,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他书写的那些凄婉清丽的诗歌,基本采用了这种民间情歌的格式。而在以青海为主的广大安多藏族地区,则有一种被称作“拉伊”的情歌风靡农村牧区,几乎达到了有口皆“唱”的地步。

  拉伊,藏语意为山歌,它与“杂鲁”不同,在句式和形式上更为自由活泼,语言朴实,比喻形象,不拘一格。基本形式为两段体,第一段通过一些相似、相近的事物作比喻,借以开头和起兴,第二段则为本意。句数一般不等,主要取决于歌者的表现能力和内容多寡,少则三四句,多则十句或更多。字数亦未划一规定,六言、七言、八言不等。但同一首拉伊中,一般每句字数一样多。少数为杂言。唱腔约40多种,场合不同,条件不同,唱腔不同,即兴编词,即兴吟唱。

  拉伊最早的缘起,与游牧生活有关:游牧民族,居住分散,青年男女间,平时少有见面的机会,于是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民间文化现象。当夏季来临,抑或是在藏历年、民间佛事活动等重大节日期间,四散而居的牧人聚集在一起,年节或佛事活动的流程结束,另一个不受节日仪轨约束的活动便悄然开始,这就是情歌对唱。往常很少聚会见面的男女们在这里以歌会友,结识、相好、成缘。

  有关资料认为,拉伊在藏族民间的流传,已有千年的历史。拉伊以口承的形式流传,男女对唱则是拉伊最为广泛的表达形式。

  拉伊也有一些禁忌,首先,拉伊的演唱要避开村落和帐篷,其次,要避开长辈和有着血亲关系的人群。为了做到这一点,年轻人们聚集在远离村落、帐篷的草地、树林里,起先唱的是一些赞美家乡、回顾历史等内容的酒歌。随着天色渐渐暗淡,夜幕降临,歌唱拉伊的时机到来,于是,其中的一位歌手便以酒歌的曲调唱起一首“请示”之歌:

  如果有高山请低下头,

  如果有河流请绕道走!

  在场的长辈以及与青年男女们有血缘关系的人即刻明白了歌中的意思,于是,假意去忙碌别的事情,陆续走开,一个独属于情歌的世界便豁然开朗。

  大家围坐一起,把一对男女围在中间。这一对男女,手持哈达,各自被伙伴们簇拥着,伙伴们是各自的智囊团和助阵团,对歌时一时想不起怎么应对,伙伴们立刻会出手相助,耳授歌词。在人们的叫好声和起哄声中,他们一来一往,开始了情歌“拉伊”的对唱。只听到那男青年唱道:

  寂静的青海湖畔,

  听到了天鹅的鸣唱。

  放眼去看的时候,

  却不见天鹅的身影。

  青海湖的阔大啊,

  让人感到了寂寥。

  山下的小树林里,

  听到了姑娘的歌声。

  抬眼望去的时候,

  却不见姑娘的身影。

  小树林的空寂啊,

  让人感到了忧伤。

  男青年唱完,把手中的哈达献给女青年,女青年接过哈达略加思索,便也唱了起来:

  天鹅聚首在青海湖畔,

  比翼齐飞时多么快乐,

  如今要各自远飞,

  心里是多么不舍。

  天鹅请不要悲伤,

  等到了冰雪消融,

  还会相聚在湖畔!

  你我聚首在林木丛中,

  一同嬉闹时多么愉快,

  如今要分手离别,

  心里是多么留恋。

  少年请不要悲伤,

  等到了对歌会时,

  还会相聚在林中!

  拉伊起源于何时,最早兴盛于何地,这些问题已无从考证,但就拉伊的演唱形式——对唱,和拉伊的表达手法——比兴这一特点来说,似乎可以上溯到西王母时期——在《穆天子传》中,记述了一段西王母与周穆王瑶池相会的故事,有人考证认为,故事中的瑶池当为青海湖,而西王母则是活动于青海湖周边的部落女头人。他们在瑶池边的相会,便是以对唱开始,在对唱中结束。

  周穆王年少时喜好云游,在穆王三十三年,他亲率七萃之士,驾八骏之乘,以柏天为先导,造父为御者,长驱万里,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西巡。一路上,他经历了许多奇妙有趣的事情:在渗泽狩猎,他捕获了皮毛纯白如雪的银狐和纯黑似墨的黑貉;在阳纡山下,他以碧玉和牛羊祭奠了水神河伯,登上昆仑,观览了黄帝曾经住过的宫殿。就这样,他逍遥自在,一路向西,远涉流沙,越谷翻山,来到“昆仑之丘”的“西王母之邦”的青海湖畔,见到了美丽绝伦的西王母。

  据说,周穆王特地选了一个良辰吉日,来见西王母。双方相见,行礼相拜,并向西王母奉送了堪称奇珍异宝的贵重礼物:白圭、玄璧、丝绸等,西王母“再拜受之”,而此时,信使传报,徐偃王叛乱,周穆王不得不告别西王母,御驾东征。于是,西王母赋诗一首,悠悠深情地吟唱了堪称河湟第一诗的《白云歌》——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毋死,尚能复来?

  在这样一个行将别离的时刻,美丽端庄、雍容大度的西王母,与穆天子同席而宴,载歌载舞。穆天子为西王母的优雅风韵所倾倒,居然“乐而忘归”。他听着缠绵惜别的歌,也依依不舍地唱和道: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在离别时分,他们约定了重逢的时间,也把思念深深留在了彼此的心里。

  虽然从此山重重水茫茫,他们各居一方,而这个约定,却定格在传说里流传至今。对见证了他们的相约与惜别的青海湖来说,这只是它悠远过往中的一瞬,就像是在它水面上翻卷起的一朵浪花,虽然灵动、透亮,但也只是片刻的闪现,几乎未作任何停留,便又隐没在水中不见了踪影。

  但爱情依然在流传,歌唱爱情的情歌,也依然在流传。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