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乡土 > 遗产 > 正文

探寻传统工艺振兴之路 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时间:2020-01-06 18:49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综合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陶瓷“钟馗”在彩灯扎制的“祥云”中云游四方;陶艺“娃娃”的手指用金箔包装,寓意点石成金;用大红剪纸铺就的台灯,流露出古香古色的雅韵……

 

  陶瓷“钟馗”在彩灯扎制的“祥云”中云游四方;陶艺“娃娃”的手指用金箔包装,寓意点石成金;用大红剪纸铺就的台灯,流露出古香古色的雅韵……5月2日,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3号楼二楼展厅里,佛山秋色、剪纸、狮头、刺绣、石湾陶艺等领域的近20位青年非遗传承人,向公众展示了他们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以下简称清华美院)学习和创作的成果。

  新时代下,传承人如何与大众生活交融,成为非遗传承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当日,除了展示上述“1+N”创意作品外,一场就如何振兴佛山传统工艺的论坛同时举行。

  “1+N”传统工艺融合大众生活

  当天早上8时半,20名学员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10多名导师,在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门前领略了一场南狮文化盛宴:强有力的锣鼓声中,一对南狮或跳跃,或登上采青台,惊险的表演赚足大家的掌声和欢呼声。

  所有的导师,对于南方这种热闹的民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如清华美院副院长马赛所言,有些北方地区缺乏了这些民俗活动,与其关联的传统工艺随之失去了生存空间,南方民俗文化的兴盛,正是佛山很多非遗项目保存下来的根本原因。

  走进展厅,20多名学员的作品。纷纷以“1+N”的形式得以展示,这也是清华美院导师们给学员们布置的结业作品,“1+N”,是用不同的佛山传统工艺门类,以富于时代感的创意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实现传统工艺向当代生活的融合。

  现场,佛山的秋色传承人罗志环做了一盏以淡黄色为色调的彩灯《花蝶灯》,由陈辉和罗润福二位老师指导,作品将剪纸艺术立体化,通过灯光映照,映射出以梅兰竹菊等花中四君子的造型,加上古诗绝句的配搭,整盏灯显得清雅细腻。

  南海藤艺的传承人吕永均,将藤编工艺融入到一辆自行车,将其变成了工艺品。

  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为了此次成果展,佛山学员们与清华美院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北京度过的1个月既忙碌又充实。

  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关宏介绍,这是佛山有史以来,非遗传承人第一次以强大阵容前往清华进行研修,清华美院导师首次组团来到佛山共同主办展览,开展走访佛山非遗传承人等一系列活动。

  马赛介绍,约有50余名教师参与到佛山非遗传承人的研修授课中,此次前往佛山的导师就有10人以上。

  在下午的振兴佛山传统工艺论坛中,每一位学员向清华美院教授以及广佛地区的非遗专家,汇报了各自作品创意所在。

  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副教授谈到,“培训一个,带动一片”是文化部、教育部非遗研培计划的理念,非遗研修班是一个新尝试。佛山传统文化氛围浓厚,传统工艺独具特色,通过非遗研培计划,我们获得了全面了解佛山传统工艺的机会。这是我们学院承办的非遗研修班中第一个以地域命名的班,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我们期望能与佛山各工艺门类的传承人保持交流合作,整体性地促进佛山传统工艺振兴。

  清华美院基础教研室教授唐薇谈到,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与清华美院前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同时诞生于1956年,属于新中国恢复发展传统手工业的时代产物。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院标就是龙舟上立有四面旗杆,分别标志着“衣食住行”,寓意着工艺美术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更应该融入大众生活。

  老一辈欣慰佛山非遗后继有人

  诚然,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起居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传统手工艺如何使自己的制品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并行、经典与时尚共存、地域与国际同在的新样式,成了老中青几代传承人必须面对的难题。

  论坛邀请了来自广佛地区的文博单位、非遗中心以及非遗领域的国家级传承人以及研究专家出席。

  当天,石湾陶艺研究专家刘孟涵早早来到现场,观看了在场的所有陶艺作品,并与每一位作者进行了对话。论坛上,他谈到,如果让我给传统题材的陶艺作品打分,我只能打75分或85分,为什么不是满分,那是因为作品形象还是脱离不了“神佛道”的老样子,题材过于陈旧,这也是陶艺人为了适应市场不得已而制作的,想做新题材,想突破创作的瓶颈问题,做与当代结合的新作品,年轻的传承人就必须要有牺牲精神,这次展览中年轻的传承人在如此短时间内有如此大的突破,值得肯定。

  佛山狮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黎伟非常欣慰,展览让他看到了佛山非遗后继有人。过去的佛山工艺美术展,无论是陶瓷、剪纸、秋色,都属于单打独斗,很少有二种以上一起合作的,但这批青年却开始团结协作,体现了佛山非遗传承人在新时代下对传统文化的再思考。

  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成立61周年

  为庆祝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成立61周年,从即日起到5月31日,来佛山民间艺术社观看“青春非遗多彩佛山——‘非遗进清华’第五期研修班结业成果展”的市民及海内外游客,可享受除秋色展品及馆藏非卖品外,上架工艺品8.5折的优惠价格。

  61年来,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设计制作的彩灯扎作、剪纸、木板年画、秋色等系列岭南特色民间工艺品热销国内和世界各地。作为岭南民间艺术文化的一面旗帜,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于2004年底被文化部首批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艺术社的手工艺人们通过剪、刻、扑、塑、粘、扎、铸、绘等佛山传统技法,制作出剪纸、扎作组灯、彩灯、秋色(包括纸扑、雕塑、雕刻、粘砌、铸塑等)、木版年画、书画等数十种民间工艺,并独具乡土气息而深受喜爱。其中,佛山传统组灯扎作艺术,先后有四件作品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探寻传统工艺振兴之路 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