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乡土 > 遗产 > 正文

让“非遗”焕发生机是保护之道

时间:2020-01-06 18:53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综合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水族马尾绣、阳江漆艺、潮绣、汕尾渔歌、洛阳唐三彩、土家织锦、江永女书、青海唐卡……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57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齐聚文博会。

 

  在第十三届文博会8号馆“非遗馆”里,贵州水族马尾绣传承人宋水仙边耐心地向参观者们介绍马尾绣工艺,边拿出手机招呼马尾绣的购买者和爱好者。

  宋水仙的微信里面已经有1000多个联系人,都是马尾绣和“非遗”文化的爱好者,越来越多的人对马尾绣的关注和喜爱,让她对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更有信心……

  水族马尾绣、阳江漆艺、潮绣、汕尾渔歌、洛阳唐三彩、土家织锦、江永女书、青海唐卡……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57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齐聚文博会,更有“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文化技艺,“非遗”文化大放异彩,也引来参观者的声声赞叹。

  创新 时尚的设计让“非遗”活起来

  52岁的宋水仙已经是第五次参加文博会了。每次来参展,她都会带来用马尾绣做成的绣花鞋、围腰、胸牌等绣品。马尾绣,被誉为刺绣“活化石”,是我国水族妇女中世代流传着一项古老而独特的手工技艺,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让宋水仙高兴的是,除了她带来的马尾绣绣品外,在展馆的一座“非遗生活”馆里,还陈列着用马尾绣作为装饰图案的真皮手提包、餐垫、钱包、拼花贴布等日常生活用品,这些带有中国风的日用品令人惊叹。

  这座“非遗生活”馆由深圳市非遗生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打造,主要以一种现代的方式,保护正日益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 传承难主要在于其产品设计、样态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深圳市非遗生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郑晓芳说。

  “ 非遗 产品如今被人们当做是一种文化消费,因此创新和质量是最重要的,我们的绣娘不缺手艺,但是缺少创意和设计,手工刺绣要发展,在当下单靠手工艺人是不行的。”宋水仙说。让马尾绣“活”起来,是她作为传承人的重要责任。

  融合

  搭上“互联网+”快车开启传承新模式

  在互联网浪潮下,“非遗+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也应运而生,这些模式的产生不仅让企业和资本看到了“非遗”市场无限的潜力,也为如何传承和保护“非遗”找到了方向。

  在文博会期间举行的2017第四届两岸四地大中华非遗协会“新时代·新机遇”高峰论坛上,河南北方文化艺术收藏品交易中心和香港中华非物质文化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出“非遗资产包”,计划把22个“非遗”大师的艺术品及衍生品推上资本交易市场,探索“非遗+互联网金融”跨界融合的发展新方向。

  “把有价值的非遗艺术品推上资本市场,可以让 非遗 产品尽快变现,而且还会不断升值,有了变现途径, 非遗 才能传承下去。”中华“非遗”民间投资第一人、两岸四地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秘书长李漯民说,未来“非遗”要市场化,就一定要推进“非遗”的金融化和证券化。

  “非遗”不仅与互联网金融跨界融合,还在与互联网电商融合。“非遗美学”创始人鞠昊岩表示,互联网的出现,让古老的“非遗”技艺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让“非遗”技艺被更多有文化情怀的人所了解,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如今,不少“非遗”投资者都在打造“非遗”电商交易平台,希望借助互联网开拓国内外市场,帮助“非遗”产走出传承困境。

  产业

  以“非遗”为IP打造生态圈

  阳江展馆里,30岁的罗嘉诚正小心翼翼地在一个红色花瓶上用树漆把鸡蛋壳碎片镶嵌成一朵花的图案,镶了几片后,他得停下来,等待树漆干了再进行后面的镶嵌。“阳江漆器是全手工的,做完一道工序后就要待干24小时,非常耗时间,一般做一个花瓶要1—2月。”罗嘉诚说。

  历史上,阳江漆器享负盛名,产品多销往东南亚、欧美,但受到物美价廉的塑料制品冲击,漆器市场迅速萎缩。如今,阳江真正从事漆艺的不足100人,普通人家难见漆器的踪影,漆器也只是当做礼品。

  “ 非遗 是历史文明的产物,如果不能适应发展要求,淘汰似乎在所难免。因此,让 非遗 重新焕发生机,才是根本的保护之道。”罗嘉诚告诉记者,依托“非遗”技艺,当地已经开发出其他的漆器手工产品,比如手镯、手链等,让阳江漆器进入百姓日常生活中,“阳江漆器的技艺复杂,但由于人才还不足,市场化的步伐得慢慢来。”

  “非遗的东西非常好,但是如果不赚钱,就不能长久地传承下去。”对于“非遗”的传承和市场化,两岸四地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主席潘行一如是说。在他看来,“非遗”要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就必须跟企业结合,传承人虽有技艺,但市场化和产业化意识不足。

  当然,产业化并不是工业化。李漯民说,“非遗”的产业化要以生产性保护为原则,在产业化过程中,“非遗”的技艺一定要保留,不能改变其基因,但后期产品的设计和包装要有创意,设计出符合市场需要的“非遗”产品或者衍生品,“ 非遗 不融入日常生活,就难以产业化,也难以传承。”

  链接

  羊台山文化产业园:

  建深圳首家文化知识产权交易产业园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征途中,知识产权是绕不过去的坎。然而,知识产权的专业性与体系的庞大,往往令传统企业无所适从。13日上午开幕的文博会大浪羊台山文化产业园分会场,正冲着诸多传统企业面临的这一难题提供解决方案。记者获悉,正在建设中的羊台山文化产业园将打造深圳首家以文化知识产权交易为特色的产业园。

  据园区负责人、深圳恒冠投资发展公司董事长龚云流介绍,羊台山文化产业园突破了原有单一的文化产业模式,围绕专利运营和文化金融服务,打造包括知识产权特色街区、专利体验馆、高端人才公寓、羊台山文旅休闲区、文化艺术酒店等“2+N”模式的文化融合科技的新产业高地。其中,专利运营中心建成后将引进专利技术及知识产权运营企业入驻,专注打造以专利的登记、确权、交易等为基本业务链条的专利特色产业园。让“非遗”焕发生机是保护之道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