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乡土 > 遗产 > 正文

非遗保护需跟上城镇化的脚步

时间:2020-01-06 18:59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作者:沈建华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存在的,也没有相应的物质载体,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的技艺和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在传统农业文明环境下发生、发展和成型的。

 

  前不久,和沪上一帮摄影同好,前往西北郊某镇 ( 注:嘉定区徐行镇 ) 采风,适值当地举行一年一度的非遗嘉年华群众民俗文化活动。当地的民间手工艺源远流长,黄草草编工艺闻名遐迩,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遗文化保护项目,此外,风筝扎制、蒸糕制作等也已入选区级非遗文化保护名录。现场所见所闻深有感触,引发了对于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地区,尤其是特大型城市郊区如何实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相关思考。

  需正视城镇化对非遗传承的冲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具体表述为: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2.表演艺术;3. 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 传统手工艺。

  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存在的,也没有相应的物质载体,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的技艺和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在传统农业文明环境下发生、发展和成型的。城镇化是实现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中国城镇化率从 20%上升至 40% 只用了 22 年,而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则分别用了 120 年、100 年、80 年、40年和 40 年,中国城镇化可谓是“快速城镇化”。我国在社会取得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在以传统农业文明为基础孕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城镇化进程使传统的村落生活环境发生了深刻变迁,传统的差序格局被打破,人口年龄、性别、知识结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不同程度的空心化、老龄化、衰败化趋势。主要靠家族血缘衍派流传,依靠心传口授的非遗传承脉络正面临“香火渐断”的现实危险。在沿海特大型城市城郊,除了上述问题外,还面临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大幅度倒挂的问题,传统的熟人社会渐行渐远,对于包括非遗项目在内的传统地域文化的认同和亲近感被稀释。以我们前往采风的这个镇为例,现有居民人口11 万,其中户籍人口才 3.2 万,外来人员 7 万余,这种人口倒挂现象在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群组表现更为突出。

  要培育非遗的欣赏者、传播者通常我们认为非遗传承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传承人的缺失,而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逐步认识到没有欣赏者、传播者,没有群体受众,非遗传承同样面临危机。如何使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延续,是一个世界难题。应重视群体传承人的培养,一项遗产仅仅有一个主体传承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欣赏者、传播者,需要一个稳定的群体。需要一个具有广泛基础的金字塔形梯度结构人群。

  加强教育是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教育,侧重非遗知识的普及性和群众性参与推进。非遗项目可纳入当地的乡土教材体系,覆盖中小学及社区成人教育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和夯实欣赏者、传播者的群体基础,增强整个社会的认同程度和支持力度,同时也是在发现培养新一代的主体传承人,从不同角度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梯度队伍的长远建设。职业教育是另一个重要方面,侧重对非遗传承人才的专业性培养,构建学校教育的非遗传承新平台,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特性,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责任。艺术类高职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如果说教育的潜移默化是一种外围被动教育的话,那么参与体验则是一种内省的主动教育。要发挥社区的作用,社区就是一个受众传播群体,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往往具有决定性意义。要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民间性和生活性,就需要向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人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面向社区所有居民人群,无论是户籍人群,还是外来人群,大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民俗活动是一个好形式,这个活动应该是开放的,完全“无门槛”的,即对于参加者不要求任何手工艺技能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前提条件。通过这类广覆盖的民俗文化活动也能增加外来居民人群对于移入地地域文化的认知和亲近感,对于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也不无裨益。

  让非遗在日常生活中“活起来”

  真正实现“活态传承”是非遗保护传承的一个重要问题。非遗的“活态传承”意在破解“标本”式或“盆景”式保护的困局,让非遗真正回归民间,将非遗的保护传承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之中。

  为具有传统人文价值的非遗项目找到当代美学价值,进入当代人的生活空间,把非遗传承变成时尚审美,把传统的手工艺技艺变成当下可消费的时尚元素,通过艺术的介入,与当代生活结合,推向更开阔的舞台,其深厚的文化价值和人文艺术价值被重新挖掘、发扬光大,让传统生活方式焕发新的时尚魅力,培育出新的乡村产业形态,进一步升级为符合当地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业态。

  非遗的产业开发以及和旅游资源的整合可以采取建名师工作室;与艺术类院校以及工艺美术院所合作,逐步开发出体现时代元素、秉承传统文化的新产品;整合社会资源,开设“非遗创意园区”等加以推进,创意园区可成为艺术设计、产品研发、品牌发布的重要场所。

  非遗传承、保护及创新,首先须分清哪些部分适合开发,哪些部分必须得到原真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一定要在适度原则下进行,在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原生态、原真性前提下,合理创新,适度创新,文化开发重在可持续传承而不在无限性逐利。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非遗保护传承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非遗传承与城镇化建设推进并非不可协调,我们完全可以探索出符合非遗自身规律的各种保护传承方法,实现城镇化进程与非遗保护传承同步、持续、健康、协调发展。非遗保护需跟上城镇化的脚步

  (作者:农工党上海市委会科技工作委员会原副主委)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