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乡土 > 遗产 > 正文

景德镇非遗传承 老手艺新创意振兴工艺有底气

时间:2020-01-06 19: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史一棋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日前,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提出了“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的口号,冯祖发和秦元彬都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早在2006年,“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原标题:记者深入景德镇感受非遗传承——老手艺、新创意,振兴工艺有底气

  “我姓冯,名祖发,今年71岁,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你看我这双糙手,已经做了60多年的陶瓷了。你别觉得利坯看着很容易,要做好可不简单嘞。”

  “我叫秦元彬,1984年生,马上就33岁了,老家在扬州,是纯正的‘景漂’一族。2012年开始创业做瓷器生意,那时景德镇对我来说是外乡,如今基本成了故乡。”

  日前,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提出了“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的口号,冯祖发和秦元彬都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早在2006年,“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景德镇市陶瓷业产值为291.6亿元。在各方推动下,到2016年,陶瓷业总产值就达366.7亿元,两年间增长了25.7%,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例超1/4,陶瓷出口则突破1亿美元。

  传统手艺人:“肩上担子重,马虎不得”

  利坯,是指用刀修整已拉成的坯,使器表光洁、厚薄均匀的工序。在冯祖发的手中,刻刀收放自如,陶坯左旋右转,几十秒的时间,一件瓷碗的利坯已经完成。他将瓷碗小心翼翼地搁在身旁的木板上,边转身边说:“这道工之后,瓷器的薄厚、品种就基本确定。如果烧出来是残次品,多数是利坯没做好。我肩上担子重,马虎不得。”

  冯祖发的父亲就是利坯工人,婚房就是坯房,他自己也出生并成长在坯房里,“从小耳濡目染,对这些泥土天生就有亲切感,没办法”。

  从8岁起,他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利坯手艺,到1958年,11岁的冯祖发出师。“这一干就是一辈子。如今也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啦。”老人嘴边深陷的皱纹中,咧出天真的笑意。

  像冯祖发这样的传统派手艺人,制作的基本都是四大传统名瓷,即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也代表着制瓷传统技艺的最高标准。为实现对传统制瓷工艺真实、完整的保护,分布于景德镇市老城区的几十家国营老瓷厂内,均完整保留了近现代陶瓷工业厂房、窑炉设备等遗存。而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建设文化产业园也成为一项经验,市内已经建成并成功运营的雕塑瓷厂、建国瓷厂文化产业园等,正吸纳着大批创业者。

  “上世纪70年代以后,城里大搞机械化,我也被派到工厂里面当生产组组长。”机器制瓷虽然产量高,次品率低,工人的工作强度也相对小,但冯祖发总觉得机器做出来的瓷器“不是那么回事儿,千篇一律的,没有从前的感觉了”。

  此外,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还重建并点火复烧了一批古代磁窑,如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同时复原了全套传统制瓷流程。冯祖发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得以捡回手工制瓷的手艺。据他说,“利坯是难度最大的工序之一,一般得学3到5年”,除了手上功夫,还要熟识器物造型的直曲变化,烧成时各部位的留泥、收缩情况。

  老人执刀的右手沾满泥土,粗糙不堪,仿佛铭刻着岁月的痕迹,但经这双手烧造出来的瓷器,光洁细腻,亮可照人。

  创意派“景漂”:“我得不断改进自己”

  “景漂”指的是非本地籍贯但长期居住生活在景德镇,并以陶瓷业为生的外地人。2012年时,作为“景漂”一员的秦元彬只是一个瓷器中间商,做倒手买卖虽然也能养家糊口,但“瓷器不是原创的,完全没有核心竞争力”。于是,他开始琢磨如何做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创意瓷器。

  “我们这种创业者,在技艺方面根本拼不过老手艺人,但也有自己的专长——创意。”相对于传统派,秦元彬代表的群体被称为创意派,他们更关注在古老瓷器中注入创新的时代元素,并用艺术构思呈现。

  景德镇市内,陶溪川文创街区是这类人聚集的地方,汇聚了近5000名“景漂”,其中本地院校毕业者只占35%,其余全部是外省乃至国外的创业者。这里基本看不到中规中矩的传统名瓷,而尽是样式创新、形态各异、富于张力的后现代风格。传统制瓷工艺以全新形式走入公众视野。

  眼前这款墨绿色条形镂空香炉,是秦元彬原创生产的第三十二件产品,也是他自己引以为豪的首款明星产品。“从前的香炉都是三足、圆形的款式,我就想,是不是能做成扁长椭圆形?”秦元彬将想法付诸实施,但市场反响并不理想。“继续摸索呗。我又把扁长椭圆的香炉改成扁条形,以前烧香都是立着,我偏让香躺着烧。”他还在香炉上增加了盘扣样式的把手,镂空花纹也做得更加精细美观。果然,订单量激增,秦元彬在景德镇立住了脚。

  为帮助创业者尽快立足,由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创意集市,每月从“景漂”青年中筛选300余人免费入驻,用以推介、售卖原创产品,现平均每场集市销售额已超过20万元。在此基础上,邑空间商城于去年9月正式开张,从国内外双创青年和创意集市中精选创意设计及生产能力强的创业者免费入驻,日均接待约5000人次,月均销售现超200万元。

  “这款产品如今确实风光,可我为了它烧了数以千计的残品、次品,赔了不知道多少钱进去。”这个月被选中入驻邑空间商城的秦元彬,从前为了研制新款产品,经常凌晨4点才回家睡觉,而早上8点又要回到城里。“那时没有自己的窑,就得赶公共窑炉的统一烧制时间,抓紧每一天。”想起创业的历程,他始终绷着黝黑的脸。

  “我得不断改进自己,因为市场是无情的,会像排查次品一样将落后的产品淘汰掉,别人帮不了你。”直到去年底,秦元彬才扭亏为盈。“我这样已经算不错的了,身边有的创业者为了节省成本,三天只吃一个红薯,想着就心酸。”

  如今,秦元彬有了自己的窑,还雇了几个人打下手。未来,在景德镇,他想做一名真正的陶瓷艺术家。

  新老融合:维护工艺流程完整性

  “现在的年轻人爱玩创意,走艺术路线,了不起啊!我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冯祖发对创意派发出这样的感慨。而谈及传统派的制瓷工艺,秦元彬保持着谦逊和敬畏:“没有前辈的传统手艺,就没有我们的创意瓷,和他们比,我的手艺还差得很远。”

  “非遗传承的并不只是过去的历史,而是过去延续至今的文化积淀。”景德镇市文广新局文物科科长占兴华表示,“老一辈手艺人就像树木的根,所有制瓷技艺都源于他们,而新一代的创意派就像树木的枝叶,总有新的旺盛的生命力。对于一棵树来说,树根和枝叶都是必要的组成。制瓷工艺也是如此,传统和创新缺一不可。”

  3月12日,政府发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和“激发创造活力”被列为基本原则。如何在挖掘创造性手工价值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制瓷工艺,保护传承力量,值得探索。

  景德镇手工制瓷工序复杂,“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一件瓷器出炉需要70多道工序,意味着至少需要70多人的流程化协作。”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周荣林直言技艺传承中的问题,“只能申报单个非遗传承人,这会挫伤绝大多数没被认定为非遗传承人的手艺人的积极性,造成传统制作流水线上专门人才的流失。”对此,他建议官方设立非遗传承群体,对流水线上所有手艺人进行资格认定,一起享受政策优待,保持传统工艺的完整性,“流水线上,谁都少不得”。

  此外,作为制瓷工序之一的粉彩颜料配制,对人体呼吸道伤害不小。景德镇目前几乎没有40岁以下的年轻人从事该工种,而40岁以上的传承人也较少。“应该将这类项目纳入国家有毒工种行列,让传承人享受一定补贴。还要为这类传承人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改善恶劣的工作环境。”占兴华如是说。

  采访过程中,冯祖发和秦元彬不约而同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就是个普通手艺人。”一位是年届古稀的传统工匠,一位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创业者,在这个拥有两千年冶陶史、一千年官窑史、六百年御窑史的城市,二人只是微小缩影,站立在他们身后的是传统工艺的振兴力量。景德镇非遗传承 老手艺新创意振兴工艺有底气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