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乡土 > 遗产 > 正文

弘扬传统文化 延续历史文脉

时间:2020-01-06 19:06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龚正龙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作为历史上多种文化汇集之地,雄安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珍贵遗产。如何在规划建设中保护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其历史文脉,是当前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作为历史上多种文化汇集之地,雄安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珍贵遗产。如何在规划建设中保护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其历史文脉,是当前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为积极推进雄安新区的历史文化挖掘和文化遗产保护,日前,由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文化厅、省文联主办的雄安新区历史文化与遗产保护座谈会在河北大学召开。来自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中国文联、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社科院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与会人士围绕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创新,新区历史文化与文学研究,新区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文物建筑保护等内容交流发言,为新区历史文化与遗产保护建言献策。

  重新审视雄安新区的历史文化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邓辉教授指出,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周边,从距今7500年前开始,该地区就是人类的聚集区域。历史上,燕赵文化、宋辽边关文化、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等,均在此地交融共生,而且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历史上的雄安并不仅仅是雄安人的集聚地,它还是往来交流的集散地,因此对雄安进行历史文化研究,一定要注意其整体性、阶段性和多样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史金波认为,当前最紧要的,首先是对历史文化摸清家底,在研究中不要受时空局限,比如说研究古地道时只研究雄州,不涉及别的地方,显然是不行的,很难解决历史问题。

  “新区的设立意味着我们必须站在新区建设的高度,重新审视新区的历史文化。”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郑振峰认为,在新区设立之前,这一区域只是燕赵文化板块中的补充部分,其文化学术的区域独特性并未得到充分重视与挖掘。新区设立之后,雄安应该引领整个燕赵文化,开创新的局面。

  在传承保护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南阳遗址、宋辽边关地道、燕南长城;白洋淀苇编技艺、造船技艺和雄县古乐……雄安新区的文化遗产异常丰厚。如何在新区建设中保护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成为与会专家学者们讨论的焦点话题之一。

  “新区部分村落历史悠久,一定要保护好。”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张广汉指出,新区许多村名、淀名,来源于北宋时期戍边御辽的营寨、堡垒或军事战役等,历史内涵丰富,而且新区河淀相通,村落和田原相连,共同构成了独特的淀湖交融的自然历史景观。他建议,将新区内19个保存较好村庄列入历史文化村镇备选范围,进行优先保护。

  “要对新区的非遗进行活态传承和静态保护。”北京建筑大学田林教授认为,目前新区的非遗保护重点在音乐、体育以及美术方面,占整个非遗项目的88%。活态传承主要是点状保护和面状辐射,点状保护可建设一些舞台、工房、武术馆等,组建小舞台、传习组,让项目有传承、动起来。面状辐射则是建设非遗文化园等,形成非遗产业。而静态的保护则主要是建设非遗博物馆和档案馆等,对一些非遗项目以资料、档案留存和视觉影像留存,结合大数据,做一些记忆工程,从而激发非遗活力。

  “在雄安的遗产保护展示利用方面,可考虑两个一体化。”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指出,一是京津冀历史文化的资源一体化,把雄安新区内的文化资源放到一个更大的范围当中去考虑。二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体化。他认为,目前的保护管理体系通常都是切割开的,在雄安新区建设过程当中,应突破这个局限,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与保定、石家庄、天津、北京,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构成文化保护网络。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新区规划范围内包含的文物保护单位和登记不可移动的文物共293项,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变动中。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说:“我们将本着保护利用原则,创新保护措施和展示形式,让历史文化遗存成为雄安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续历史文脉,让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融入生活,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人们生活更加美好。”弘扬传统文化 延续历史文脉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