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乡土 > 遗产 > 正文

一个有着不平凡历史的“水的民族”

时间:2020-01-06 19:11     来源:搜狐文化     作者:综合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水傣”拥有近千年的历史,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历法;文学、武术、艺术、医药理论历经几百年流传至今;民居、服饰、农耕礼仪、饮食文化都在滚滚历史河流中不断发展演变。

 

  傣族分为:水傣、旱傣、花腰傣。西双版纳的傣族一般称呼“傣泐”,俗称“水傣”,是西双版纳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人口只能排第二,所以西双版纳也可称为“勐泐”。“水傣”拥有近千年的历史,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历法;文学、武术、艺术、医药理论历经几百年流传至今;民居、服饰、农耕礼仪、饮食文化都在滚滚历史河流中不断发展演变。

  宗教信仰

  在“勐泐”建立初期至公元11世纪,傣族人民信仰的是原始宗教,信奉神灵,每年都要以杀牛或猪的形式祭祀几次:春耕祈求丰收、秋收感恩神灵、保佑牲畜平安等。在11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即小乘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后,“水傣”的信仰慢慢的变成了小乘佛教。今天,大家所看到佛塔、佛寺、宗教活动都属于小乘佛教范畴。

  语言文字

  傣语属于东亚(汉藏)语系。西双版纳地区讲的是兰纳方言,与老、缅、泰地区讲的暹罗方言和大泰方言在语法结构是一样的,发音有点相似,但随着时间推移以及空间距离的存在,各个方言之间的差别也越来越大,这就是为什么傣语与泰语听起来差别很大的原因,只有老挝、缅甸部分与中国临近的地区发音才比较接近。

  而傣文源于古印度的婆罗米文。兰纳傣文(傣泐文)就是勐泐的文字,虽然都是自左向右书写、自上而下换行的拼音文字,但各种文字之间差异还是不小的。佛寺里就是学习傣文的最佳学堂,所以当过和尚的猫哆哩多少都会点傣文;而小学也会开课教傣文,但并不顺利,因为很难学……

  傣族历法

  傣历虽有“大傣历”与“小傣历”之分,但基本计算规则保持一致,仅纪年起始年不一样,“大傣历”以公元前95年为纪年起始年、“小傣历”以公元638年为纪年起始年。因为傣历日常纪月、纪日采用太初历的计算规则,跨年(周期年)则采用印度历的计算规则,两者相辅相成,傣历一年的回归长度为365天6小时12分36秒(365.258日),与现代标准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有一定误差傣历月序,所以一般比中国农历早三个月。

  节日活动

  傣族的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关门节,傣语“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

  傣族服饰

  傣族服饰都是自己缝制的,一台缝纫机、针线、布匹足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布匹的花式越来越多,越来越华丽,人的想法越来越多,缝制出来的服饰也越来越好看,样式五花八门,平常穿的衣裙就朴素些,过节穿的自然比较华丽。而如今男子已经很少人穿传统服饰了,日常生活几乎见不到,逢年过节也不多见了。

  傣味美食

  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傣家菜的特点是生、鲜、酸、辣、野,在傣家的餐桌上发现各种昆虫或者青苔别太吃惊。菠萝饭、香茅草烤鱼、包烧、竹筒饭、傣味烤鸡、喃咪都是傣味特色。

  建筑民居

  傣家竹楼、木板楼室内用篱笆将房屋分成两半,内室较小,是卧室,禁止外人入内;外室较宽敞,靠里部分为堂屋,是接待客人的地方,靠外部分设有火塘,是取暖、做饭的地方。火塘及架在它上面的铁三脚架是神圣的,不能跨越不能踢,更不能随便拆掉。随着傣族人民生活的改善,竹楼、木板楼也逐渐被楼房取代,但火塘及铁三脚架一直保留着。

  民间文学、书法、武术、戏文、舞蹈、章哈、傣医、造纸、慢轮傣陶、织锦、剪纸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都保留着,在一些傣族寨子里都能看到。一个有着不平凡历史的“水的民族”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