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乡土 > 遗产 > 正文

感非遗魅力 展三晋文脉

时间:2020-01-06 19:17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胡克非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的文化遗存、多彩的民风民俗交织融合,魅力独具。

 

  日前,“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山西行在太原启动,来自全国各地52家网络媒体的70余名采编人员在8天时间里分赴山西大同、平遥等地,集中了解了山西省内的非遗保护工作与传承发展情况,并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的文化遗存、多彩的民风民俗交织融合,魅力独具。近年来,山西省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举办了一系列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进军营活动,搭建起非遗融入百姓生活的桥梁,使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加大。

  据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张健介绍,山西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57项,省级非遗项目403项、市级1534项、县级4010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医药、民俗、传统工艺等各大门类;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6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15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855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3502人。

  精湛工艺传曼妙晋韵

  8天的时间里,来自各地的媒体人被山西非遗传承人感动着,在惊叹于他们手艺的同时,也被他们的那份坚守所打动。

  “老作坊停产了,老画板也遗失了,我怕后人看不到了。”说这话的是山西新绛县文化局退休干部吴百锁,退休后的大部分时间他都用来抢救绛州木版年画,并先后投资近200万元,搜集整理和保护老板子、老画稿和老画卷。他曾多次走访老艺人,学习木版年画制作技艺。2007年,吴百锁还创建成立了绛州木版年画研制所。

  “一块木板可以印1万张年画。为了保证品质,绛州木版年画从选料到雕刻再到上色都非常讲究,原料刨平、木版雕刻、细节打磨、年画印制、描边上色……”一幅年画的制作需要七八道精细工序,最简单的彩色年画在印制时也需要进行至少3次上色。一边介绍着年画的印制方法,吴百锁一边做着示范,并招呼大家亲自上手试试看,“只要有人肯下功夫学,我愿意免费教授所有技艺。”吴百锁说。

  和吴百锁一样坚持传统制作方式的还有大同铜器非遗传承人李安民。大同铜火锅设计结构合理,它由底盘、锅身、火座、铜盖、火筒和小盖六部分组成,其生产工序分为成型、铸造、焊接、镀锡里、錾花、抛光、组装七道工序。在底盘、锅身、锅盖和小盖上,分别刻有“龙凤呈祥”“喜鹊登梅”“八仙过海”“花鸟山水”等图案。由于造型美观、工艺精巧、品种繁多、经久耐用,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所以广受喜爱。人们不仅喜爱它的实用价值,更欣赏它的艺术价值。“铜器制作不好学,器型制作没有三五年的功夫掌握不了窍门,学錾刻至少要十几年的时间,目前我也就只有20多名徒弟。”77岁的李安民表示,作为代表性传承人,任务就是要把手艺传承下去,但是年轻人大多不愿意耗费时间和精力学习这门手艺,所以平时他会不厌其烦地为老手艺做广告,希望能招收到喜欢这门老手艺的年轻人。“我这么大岁数了还在干这些事,就是想把这门传承千年的手艺继续传承下去”。

  平遥推光漆器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是最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其用料考究,漆面光亮如镜,手感细腻润滑。34岁的王剑凯是平遥推光漆艺文化产业创意园的一位“画工”,他自幼喜欢画画,学习这门手艺已经15年了。“普通一件红木家具如果加上我们的漆能大大提升其价值。”王剑凯说,平遥推光漆器的画工和装饰工艺主要是描金彩绘,其中包括平金开黑、堆鼓罩漆、擦色、彩绘勾金、镶嵌等。对于王剑凯来说,推光漆器早已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这门手艺也成了他的事业,“我希望这门手艺能够发扬光大,更希望顺应时代的发展有更多的人喜欢它。这是山西特有的工艺,绝对不能丢了。”王剑凯说。

  食材药材品传统晋味

  广誉远始创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有文字记载历史最久的中药制药企业之一。鼎盛时期的广誉远名震全国,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药材及成药趸买趸卖批发商,曾与同仁堂、胡庆余堂、陈李济并誉为“清代四大药店”。作为“中华中医药活化石企业”,广誉远拥有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龟龄集、定坤丹和安宫牛黄丸。广誉远始终秉承“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堂规古训,精选药材,遵古炮制,保证了传统产品一贯的品质及疗效。

  广誉远总经理王佩义告诉记者,时至今日,龟龄集在制药过程中依然坚持着进行水浴、夜露、日晒、装银锅等99道制作工序、365道工艺,一剂药总共需历时4年才能完成。此外,28味原药材相应28种辅料炮佐,所用辅料别具一格,鲜有所闻,异于常规。如鹿茸入药一般以黄酒制,独龟龄集用陈醋。“其区别在于,黄酒泡制使药性猛烈,而采用陈醋制,则能使药性温和,医效更佳。”王佩义表示。

  药膳八珍汤作为山西太原本地“长生汤”,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独门秘方不胫而走流传民间380年;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由始创于明洪武元年的“美和居”醯坊发展而来,600多年传统的酿制技艺也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这些地道的山西老味道,如今成为全国老饕们津津乐道的美味。

  山西省级非遗“浑源凉粉传统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李瑞告诉记者,浑源凉粉制作已有300多年历史,每年立夏之日,当地家家户户都会做凉粉。立夏时节吃凉粉,早已成为当地的一种传统民俗,一直传承到今天。李瑞制出的凉粉清亮、滑嫩、爽口,像猪皮冻似的“筋颤”,拿在手上“滑溜溜”,吃在嘴里“凉丝丝”。他制作的凉粉不仅在工艺上出名,调料的配置也一直沿用祖传秘方,使得调制好的凉粉香辣可口,风味独特,堪称一绝。此外,李瑞还发明了保鲜包装凉粉,获国家发明专利。“感谢这些年国家出台的非遗保护政策,我相信这碗晋北的凉粉一定能征服全国游客的胃。”李瑞说。

  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代表过去,更属于现在与未来,是蕴藏民族精神的基因符号。自2006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山西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已达2.55亿元。在山西,一些地区已将非遗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省政府、各市和89个县(市、区)都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其余县(市、区)列入工作议程。

  近年来,山西注重将振兴传统工艺和扶贫工作相结合。2016年,在各部门支持下,山河醋业有限公司在国家级贫困县和顺县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值1亿元的手工老陈醋园区,既传承了有400年历史的“德盛昌”老陈醋古法酿制技艺,又通过扶持农户种植和提供就业岗位,直接带动周边10个乡镇的经济发展。在创新中保护和传承,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激发民众传承非遗热情,更有生命力。2015年,山西开始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在文化原生地因地制宜保护、研究、宣传、传承和综合利用乡村优秀文化遗产,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起到良好作用。

  在文化部和教育部支持下,山西积极组织和参与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通过培训,极大提高了非遗传承人群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此外,近年来当地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非遗展览展演活动,集中展现了山西非遗之美,社会公众特别是年青一代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开始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

  今年8月,山西省非遗展示馆正式开馆,标志着山西从此有了省级非遗宣传展示阵地,这将进一步搭建起非遗融入百姓生活的桥梁,通过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让更多群众了解和热爱山西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张健对记者表示,山西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正确认识非遗,有效地保护传承发展非遗,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传承非遗、赓续文脉,意义重大、刻不容缓。通过此次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采访活动,更多的人亲身体验了山西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到山西的新发展、新变化和新风貌,体会到山西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媒体传播,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到非遗传播队伍之中,对非遗产生更深的认同与热爱。感非遗魅力 展三晋文脉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