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乡土 > 影视 > 正文

电影《十八洞村》:中国“脱贫奇迹”的真实写照

时间:2020-01-06 19:38     来源:人民网     作者:柴哲彬 陈灿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十八溶洞,洞洞相连。婺源式乡村建筑、层叠的梯田、望不到边的绿色。枯藤老树,鸟语花香,高山峡谷遥相呼应,苗家阿妹歌声在悠谷回荡……电影《十八洞村》让原汁原味的苗寨氤氲着“远看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
 

  十八溶洞,洞洞相连。婺源式乡村建筑、层叠的梯田、望不到边的绿色。枯藤老树,鸟语花香,高山峡谷遥相呼应,苗家阿妹歌声在悠谷回荡……电影《十八洞村》让原汁原味的苗寨氤氲着“远看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

  然而,这座名曰十八洞村的与世隔绝村落,并不是世外桃源的仙境。自然禀赋的先天不足,交通闭塞的现实落后,让贫困成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父老乡亲隐不去的痛。据统计,2013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1668元,仅为当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75%。

  “如果不是拍电影,我可能不会如此深刻的理解‘贫困’对于一个走向伟大复兴的民族意味着什么。”电影《十八洞村》导演苗月谈起创作历程,深刻感受到在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中共产党人彰显出的使命担当,深刻理解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渴望与期盼。

  《十八洞村》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它缘何被盛赞是一部充满艺术美感的主旋律电影?人民网记者专访了《十八洞村》的导演苗月,探寻这部“扶贫”电影背后的故事。

  “只要深扎了生活,就一定能获得题材”

  中国的脱贫减贫成就堪称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精准扶贫”思想的发源地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牢记总书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仅用了三年多时间,全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8313元。2017年2月十八洞村宣布成功脱贫摘帽,成为了全国精准扶贫典型。

  影片《十八洞村》取材于十八洞村的真实故事,通过王学圻饰演的杨英俊以及杨家的几位堂兄弟在脱贫的过程中发生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用诗意的电影语言描述当下乡村居民的内心世界,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为了正式拍摄《十八洞村》,苗月在2016年8月就开始了她的走访之路。到2017年4月28日,在电影开机后的四个月里,剧组为拍摄好当地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走访了很多湘西村寨,整个剧组都进行了“沉浸式”的体验。

  提及电影的创作过程,苗月表示,只要深扎了生活,就一定能获得题材。“我们剧组每天住在县城,到村里拍戏,往返要走六七十公里。对我们而言最大的难处是,在寨子里拍大量的水田、梯田画面,大型设备进不去,要利用航拍来拍摄。我们想尽办法进行设备分拆,用农用三轮车运送进去。此外,拍摄时正处于雨季,遇到下雨,大家还要匆忙扛着设备离开。我们很辛苦,但是很值得,因为拍到了很多珍贵的画面。”

  剧组“精准”的扎根生活没有白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党圣元看过电影后表示,“《十八洞村》风格真淳素朴,于平淡中见奇崛,回归中国文艺美学风格、中国电影美学精神,整体风格犹如一篇风格淡雅、情感内敛含蓄的叙事诗,令人联想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废名的小说、孙犁的散文、沈从文的湘西书写,令人耳目一新。”

  “从物质脱贫到精神脱贫,他们获得了真正的自尊”

  影片中,退伍军人杨英俊(王学圻饰)拒绝戴上贫困户的帽子,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带领杨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面对贫困现状,村民虽心态各异,但对于改变命运的期盼却时刻共鸣,追求生活脱贫的过程中,更是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脱贫。

  走访了那么多贫困户,最让苗月感动的,是村民们对土地那份骨子里的热爱。

  苗月在十八洞村走访的第一户人家,就是杨英俊的生活原型。“我听男主人讲他的经历,真的非常感动。他原来是一个军人,复员时恰逢80年代包产到户政策,他们家也分到了一份土地。因为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他一直辛勤耕作了30年。”现在,“杨英俊”老了,家里还有智障的孙女,如何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苗月表示,“精准扶贫帮助他们维护了生命的尊严和对土地的敬意。他们坚守着土地,有着精神的自尊,但因为现实情况,物质生活与精神自尊不匹配。国家的精准扶贫,让他的生命质量获得很大的提升,获得了真正的自尊。”对于这样令人赞叹的国家成就,对于这样的伟大事业,苗月表示自己“以特别真诚的创作态度做这个片子,再怎么苦和累也心甘情愿”。

  主演王学圻同样对精神扶贫深有感触,“杨英俊是被识别为贫困户的退伍老兵,但他凭借着不服输、不认命的精神,不畏艰难,带领村民打赢扶贫攻坚战。扶贫先要扶的就是精气神。”

  “主旋律题材也能拍成高纬度艺术大片”

  红色土壤、绿色梯田、蓝布衣装,辅以湘西乡音、苗歌苗鼓,使得《十八洞村》具有了独特的美感。《十八洞村》对自然和社会景观的忠实纪录,还原了地区原有的光影色泽,令人着迷。

  《十八洞村》上映后,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在该片首映式上表示,“作为一部真实反映中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电影作品,《十八洞村》不仅具有推陈出新的现实主义主题,同时还兼具较高的艺术品质,是一部能感动时代、留给历史的佳片。”

  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表示,“在现实主义的基石之上,影片题旨触及中国传统农民的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生发出充沛的人文主义情怀。”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说,“以心立志,以言立身,以情立行,他们在追求物质脱贫的同时,用双手和赤子之心,完美实现了精神上的脱贫与超越。”

  对于如何能把主旋律片拍成了艺术电影,苗月坦言,不论是主旋律题材还是商业题材,既然是拍电影,就一定要尊重电影的创作规律,要说好故事,遵循电影的高标准制作水准。苗月坦言“精准扶贫”给了她实施拍摄的方法论,为了使《十八洞村》区别于以往的主旋律电影,团队在创作过程中把思想根植于故事与人物,“精准”的设计主题主线,用好看的故事、人物带动令人深思的主题思想,让观众在主旋律的弘扬过程中产生共鸣。

  “如果不是拍电影,我可能永远也没这个机会走进这个村,了解他们过往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我觉得我们偏远地区的人民是挺不容易的。”苗月认为,通过拍摄《十八洞村》,能让更多人更形象地了解精准扶贫的意义。她坦言,“能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记录并书写中国的‘脱贫奇迹’,这就是我的初衷。”电影《十八洞村》:中国“脱贫奇迹”的真实写照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