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政令 > 正文

陕西省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实践(2)

时间:2020-01-04 14:30     来源: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     作者:综合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二是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三是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带来机遇。

  二、陕西特色小城镇建设总体情况

  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2011年3月,确定了31个重点示范镇,采取专项资金引导、土地指标支持、专业人才帮扶、目标责任考核等一系列措施,目标是建设成为县域副中心,成为农民进城落户和创业的平台,2013年7月又增加了4个沿渭镇,总数达到35个。同时,为充分保护历史遗存、传承传统文化,又确定了31个文化旅游名镇(街区),通过保护修复、打造特色、开发旅游、实现富民宜居,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35个重点示范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示范引领全省小城镇快速发展。

  (一)多措并举,统筹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

  一是资金引导,土地支持。省政府对省级重点示范镇连续五年给予每镇每年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并单列1000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对于31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从2013年到2015年,省上分批次给予每镇(街区)200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省级财政给予每镇每年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二是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按照建设城市社区和农民幸福家园的标准,紧紧围绕地域特色、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组织编制了重点示范镇的“一镇一模块”规划。对于8个沿渭省级重点示范镇,发挥渭河生态资源优势,做好规划模块设计、滨水景观设计,打造特色各异的渭河景观带。对文化旅游名镇(街区),突出历史文化、景观资源特色,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分类指导历史街区建设。

  三是项目带动,加快建设。坚持把项目带动作为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抓手,按照《陕西省重点示范镇标准(试行)》,分别制定了35个重点示范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街区)三年及五年建设目标,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建立项目库,按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先行的原则合理安排建设时序,逐月开展项目督查,确保小城镇建设项目快速推进。

  四是创新体制,激发活力。35个重点示范镇所在的县(区),通过下放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成立公用事业管理办公室,选派两批技术干部挂职副镇长,在8个沿渭镇设立副县级管委会,设立镇级财政等措施,激发了重点示范镇内生动力。

  五是夯实责任,严格考核。省委省政府明确设区市人民政府对“两镇”建设总体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是建设融资责任主体,各镇人民政府是实施责任主体。建立了“月通报、季讲评、半年观摩、年终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每年评出10个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先进镇,年终给予每镇100万元奖励,形成层层有责、上下联动的积极的工作氛围。

  (二)多点突破,特色小城镇建设成效初显

  五年来,紧紧围绕经济强镇、人口大镇、魅力小镇的目标,省级各部门整合项目,捆绑资金,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行动,上下联动,多点突破,合力推进,特色小城镇发展迅速、实力增强、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凸显。

  一是镇域经济快速发展。陕西省特色小城镇结合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建成了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聚集区、生态循环经济区、城镇化拓展新区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重点示范镇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1年的88.8%增加到2015年的95.0%,人均GDP 73226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建设之前的7064元上升到目前的11378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

  二是承载功能明显提升。特色小城镇建设依托生态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老区环境整治和新区模块化建设同步推进,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35个重点示范镇完成投资479亿元,镇区面积累计扩大68.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达到36.5%,人均道路面积平均达到17.2平方米,供水普及率平均达到92.8%,燃气普及率平均达到48.5%,公厕密度达到平均每平方公里2.6个,建设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站)55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6.9%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60.4%以上,学校、医院、文体中心(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相继投用,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城镇人口加快集聚。重点示范镇建设坚持集中城镇化、就地城镇化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真正融入城镇,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各重点示范镇以各类产业园区为载体,吸引更多的人进城落户、就业、创业、置业,吸纳进镇人口51.3万人。35个重点示范镇镇域常住人口平均值为5.1万人,远高于全省镇域常住人口平均值1.4万人。目前,35个重点示范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建设之初的44.7%增加到2015年的56.0%,年均增长2.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城镇化率0.7个百分点。

  四是旅游小镇雏形显现。文化旅游名镇按照“规划引领、保护修复、完善功能、开发利用、突出特色、宜居富民”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名镇传统“形态”、传承多元“文态”、打造宜居“生态”、丰富旅游“业态”。截至目前,31个文化旅游名镇累计新建项目978个,完成投资81.9亿元,建设步入快车道,旅游效应日益显现,年均实现旅游人数1500万人次,旅游收入50亿元。

  五是示范引领效果明显。2013年,省政府为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变“拉车”为“推车”,省上跟踪指导考核一批市级重点镇,按照省级重点示范镇的理念推进建设,年终评出8个成效显著的镇,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一次性奖励每镇600亩土地增减挂钩指标和600万元。此项政策市县反响强烈,纷纷抢抓机遇,制定措施,强力推进,各市共确定市级重点镇119个,一大批市级重点镇设施功能不断完善,镇区环境明显提升,政策综合效应明显。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