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新农村 > 正文

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方向

时间:2020-01-04 00:57     来源:红旗文稿     作者:林志鹏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以往城乡统筹未能解决城市与乡村两个空间平等发展的问题,农村土地资源优势难以发挥,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双向对流无法实现,农民平等参与城镇化的机制匮乏,农村产业发展受限。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把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之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这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允许出现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萧条的乡村的两极分化景象,只有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方向。

  所谓城乡融合发展,就是彻底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机制,实现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联动,一方面运用城市资源要素、产业辐射等带动农村发展,引导公共与社会资源优先向农村投入、聚集;另一方面对标城市补齐农村短板,在诸如生态环境、宜居程度等领域激活农村的独特吸引力。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所提出的新思维、新路径、新方略,能够有效解决制约乡村发展的五个问题:

  1.产业。以往城乡统筹未能解决城市与乡村两个空间平等发展的问题,农村土地资源优势难以发挥,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双向对流无法实现,农民平等参与城镇化的机制匮乏,农村产业发展受限。城乡融合发展是在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变化趋势和城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改变农村发展只是农业发展、农村功能只是提供农产品的固有思维,树立“城乡协调”、“共存共荣”、“共建共享”的新理念,打破政府单一主体和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农村要素市场,进一步焕发乡村产业价值。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乡村产业兴旺并不是对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简单模仿和复制,而是立足于土地“三权”(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实现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城乡之间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互补融通。通过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度改革,确保集体产业做大做强,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填补城乡信息化鸿沟,吸引城市游资下乡,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激发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力。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农业产业空间重构,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和环境友好型企业,拓展农民创业增收空间,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2.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也需要有生力军。要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施拳脚,让农民企业家在农村壮大发展。城镇化、逆城镇化两个方面都要致力推动。”只有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才能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效治理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痼疾,扭转农村人口以老、幼、妇、弱、残为主的局面,激励各类人才自由行走于城乡之间,在“城乡之际”的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进一步提振乡村人才价值。通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居住权,让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有城镇住房、医疗、教育资源。通过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回引一大批以新信息、新技术、新理念武装头脑的青年职业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吸引一大批眼界宽、思路活、资源广、有一定资本的外出致富能人回村发展,让担任乡村治理和产业振兴重要角色的“新乡贤”不断涌现。同时,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

  3.文化。文化兴国家兴,文化强民族强。广袤的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积淀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根”与“魂”的守望者,蕴含着中华文化复兴的微观密码。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等理念,尤其是儒家所倡导的仁爱、孝悌、谦让、“和合”等观念,在当代中国乡村仍有一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有利于突破以往“三农”工作就经济谈经济的狭隘格局,有效提升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思想境界,重新发掘乡土中国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实现“农民-国民”的品格重塑和乡村文化提升。通过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适合现代社会的合情、合理、合法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因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系乡村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引导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向经济与社会效益转化。同时,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有利于乡村立足文化传统和现实需求,探索具有乡村特色、乡村属性、乡村风格的发展路径,平等汲取城市在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要素,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需求。城乡融合发展促使城乡文化深度交融,城市“大传统”与乡村“小传统”和谐交响,发挥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澄清社会风气的作用,更好地保持社会主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4.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相对于城市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田园风光、诗意山水、与自然生命和谐相处的乡村生活,越来越成为一种难得的稀缺资源。当今愈演愈烈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更加凸显乡村生态价值的重要意义。以往“三农”政策偏重以城市文明统领乡村文明,导致单向度的“城镇化”思维,对农村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重视不够。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强调建立双向对流、互补均衡的城乡关系,贯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能够变成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注重加强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城乡融合有利于建立城乡融资机制,将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加优质农产品的供给和服务,走一条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田园综合体,做好乡村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持续提升农村生态质量,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让既有“金山银山”内涵又有“绿水青山”颜值的美丽乡村不断涌现。

  5.组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能以更加先进的理念和更为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推动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引导、带领群众投身乡村振兴伟业,通过为民服务来赢得信任、取得支持,真正成为群众的当家人。从乡村社会治理的角度看,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而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至关重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能够有效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保障乡村社会健康活力、安定有序,切实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将会前所未有地壮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会得到有力发挥。

  乡村产出的产品既包括商品,又包括公共物品。生活居住、农产品生产属于商品性功能,而生态环境保护、自然景观形成、传统文化传承、基层组织建设等属于非商品性功能。城乡融合发展本质上是解决乡村发展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的最新方案,必将彰显并提升崭新、多维的新时代乡村价值,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方向

  (作者: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