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新农村 > 正文

厚植文化元素 拥抱美丽乡村

时间:2020-01-04 01:22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张莹莹 赵双群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农耕文化唤起了乡愁,使越来越多外出闯荡的西峡人返回家乡,利用他们获得的经验和增长的视野,帮助当地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

 

  作为生态资源大县的河南省西峡县,在创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在扎实做好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宣传标语和图画上墙、实物展示、建乡贤文化馆和好人好事馆等多种途径,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今,西峡的美丽乡村文化“底色”十足。

  发掘城乡文化特色

  原木牌坊、陶罐酒坛、五谷杂粮、石磙石磨、草鞋蓑衣……在西峡县五里桥镇前营村白庙组,精心打造的农耕文化街区、民俗文化广场仿佛诉说着当地乡村文明的发展历程。每当有游客在这些老物件前驻足,村里的老人总会乐呵呵地充当起“导游”,乐此不疲地为人们讲讲过去的事……往日沉静的村子如今显得活力无限,这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村”。

  在西峡,像白庙这样的农耕文化特色村处处可见。地处伏牛山腹地的二郎坪镇湾潭村,倾力打造由农耕用具展示区、游客互动体验区、“二十四节气”农谚区四大板块组成的农耕文化主题游园,农事情景雕塑、人文景观贯穿其中,唤起人们浓浓乡愁;田关乡孙沟村、五里桥镇黄狮村、二郎坪镇栗坪村等一批村庄,围绕“果、药、菌”特色农业建成了“农游一体”民俗文化村;太平镇东坪村、二郎坪镇大庙村、双龙镇化山村等一批文旅深度融合的特色文化村围绕青山绿水做文章,形成了农耕文化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除了乡村,西峡城区“三办两镇”结合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投入上千万元打造了一大批主题鲜明、各有侧重的文化示范社区(小区)、文化示范街巷等,既美化了城区人文环境,也让人们身在其中心情舒畅、流连忘返。

  文旅融合助力脱贫

  农耕文化唤起了乡愁,使越来越多外出闯荡的西峡人返回家乡,利用他们获得的经验和增长的视野,帮助当地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

  “过去一直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若不是发展乡村旅游,俺做梦都想不到一年能收入十几万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啊!”谈及眼下的好光景,双龙镇化山村伏牛山庄1号的主人杜志涛笑得合不拢嘴。在西峡,越来越多的农民像他一样,搭乘乡村旅游的“快车”脱贫致富。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涵养区,西峡县森林覆盖率达81%,被誉为“天然氧吧”“绿色心脏”。为了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该县相继出台了《西峡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西峡县旅游产业扶贫规划》等配套文件,从资金、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产业链发展。

  为实现由贫困山区到美丽景区的嬗变,该县高点站位、科学谋划,整合资源、精准发力,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色”的思路,从旅游目的地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旅游休闲度假、民俗文化体验、龙头景区带动、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强力推进沿208国道旅游画廊、沿312国道农业观光长廊建设,着力打造“美在山水、乐在休闲、福在养生、悟在文化”新形象。

  据该县负责文化旅游工作的副县长王雨介绍,目前西峡县在6个乡镇共打造了40多个旅游村,发展农家宾馆1200余家,1.5万名农民成了“小老板”,全县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西峡香菇、猕猴桃、野蜂蜜、土鸡蛋等当地特产受到外地游客的欢迎,旅游产业链正在形成。

  文明乡风带来新貌

  “农民需要什么,我们讲什么,确保农民听得懂、用得到。”今年8月,西峡县二郎坪镇新时代乡村振兴讲习所、精准扶贫农民夜校正式挂牌开讲。夜校采取课堂教学、现场观摩、基地实践、远程网络等方式,对党员干部和新型农民开展党性意识、政策理论、乡风文明和实用技术教育,以此激发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主动性,为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精神和智力支撑。

  无独有偶,走进西峡大山深处的村村寨寨,一条条醒目的励志标语随处可见:“我有一双手,致富往前走”“宁可苦干,不能苦熬”……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信心和内生动力,鼓励着人们捋起袖子加油干。随着“传树争做”主题教育活动的推进,通过评选“最美脱贫户”“脱贫光荣户”等活动,打通了扶志扶智“最后一公里”,聚起了扶贫先扶志的精气神。

  此外,西峡县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乡镇为主体、村组为单元,相继开展了“好家风”“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媳”“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通过培植文明“细胞”,使文明新风浸润每个角落,在西峡营造了文明新风尚。宣传氛围的营造、文化活动的开展,使美丽乡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厚植文化元素 拥抱美丽乡村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