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乡土 > 文学 > 正文

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小说

时间:2020-01-06 18: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王干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改革开放40年(1978-2018)的小说无疑是当代文学史中最浓墨重彩的部分,今天我们来探讨这样一个历史时段的文学,既是近距离,又是远距离。

 

  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写作,既不同于福楼拜的自然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也有别于巴尔扎克的批判现实主义,同时也区别于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更不是法国“新小说派”物化的现实主义,而是融合中国现实精神和传统文化内蕴的新写实精神。同时又是开放的现实主义,对外来的小说精华大胆地拿来。这是开放的小说硕果。

  改革开放40年(1978-2018)的小说无疑是当代文学史中最浓墨重彩的部分,今天我们来探讨这样一个历史时段的文学,既是近距离,又是远距离。远距离是时间已经过去40年,从1978年开始的新时期文学,已然成为历史。而正在发展变化的文学过程,刚刚过去,又是超近的距离。我在这里重点阐发改革开放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时期对小说的外部和内部的巨大影响,它催发出的小说思潮和小说变革成为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的又一个高光时刻。

  “兴废”:改革策动与小说回应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在《文心雕龙》里的这句话描述改革开放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是非常确切的。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文学与改革开放一起呐喊、一起前进,成为改革开放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文变染乎世情”。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在1978年被推至一个临界点,这一时期既意味着巨大的机遇,也意味着一个持续的“乍暖还寒”的险境。1977年《班主任》的发表也是呼应了时代,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从封闭保守、强调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到认同现代化大趋势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大势。

  1978年底,《文艺报》和《文学评论》联合召开了140余人参加的“作家作品落实政策座谈会”。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文艺界才开始“落实政策”,恢复大批作家的名誉和自由,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为文艺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1979年第4期的《上海文学》推出了李子云和周介人的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并提供专栏展开讨论。这是文学对政治过度介入的一次公开的反拨,也是一次对文学艺术审美本质的呼唤。这次“为文艺正名”的讨论具有一种历史性开端的意义。

  现在的文学史把“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作为历时性的三股文学思潮,好像是不断进化的一个文学的过程,而今天我们重新来阅读这些作品,发现不是直线的进程,三者有时候是相互交叉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作为短暂的文学潮流在一定程度上控诉并释放了大众对于民族灾难和个体创伤的哀怨,接下来需要重新面对新的生活,因此改革文学代替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主潮也是时代所需,具有时代历史的必然性。“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国的作家先感受到时代春风的来临。同时,文学也反映出人民的心声,能够及时地传达老百姓对社会变革、对社会进步的诉求。作家通过写作品来呼唤时代变革,呼唤社会进步,呼唤我们对旧有的陋习、旧有的陈规进行变革性的改造,比如王蒙的《说客盈门》、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刘心武的《班主任》、何士光的《乡场上》、张抗抗的《夏》都隐隐地昭示着现实的变通的诉求,《说客盈门》带有“问题小说”的直白和真切,它首先感到现实的困局,期待时代的变革,是改革的潜在的呼唤。

  1979年7月,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问世,改革文学就此开启,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共时发展。改革文学是一种对中国当代现实的发展变化做出直接回应的文学,不仅客观记录了改革的进程和艰难,也呈现出现实的种种弊端。可以说,改革文学全景式地展现了转型与改革的社会场景,并深刻地书写出中国人对于现代化的期待与渴望,以及对于纠缠于新旧之间的改革的忧与思。如果说改革是一场大戏,那么改革文学则是这场戏剧的生动的脚本,里面记录了民族心理的脉动。《乔厂长上任记》《三千万》《沉重的翅膀》《鲁班的子孙》《花园街五号》《祸起萧墙》《改革者》《燕赵悲歌》《鸡窝洼的人家》《新星》《开拓者》等都是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优秀的改革文学作品。

  改革文学之所以受到欢迎和关注,也是因为这种文学真实地展现了民族变革的热望并承载了大众的梦想,作品中改革者的形象为民族提供了可以参照、甚至膜拜的偶像,契合了大众对英雄的期待心理。时代造就了英雄,也呼唤着书写英雄的文学,许多作家被时代改革的氛围所感染,陆文夫在创作《围墙》时就说他的目的就是支持改革者。这也说明改革文学的创作者与时代的步伐是休戚相关的,迎合了时代审美的“胃口”。《乔厂长上任记》中的乔光朴、《新星》中的李向南、《沉重的翅膀》中的郑子云等都是改革文学浪潮中的英雄,作家通过文本建构出一个个有魅力、能产生正向价值影响的改革者形象,这些形象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反过来也激励着现实改革中的类似形象的现身,因为民族的新生需要偶像的重构。

  改革文学热潮四起,但那个时候的作品基本模式还是改革与保守的二元对立。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上世纪90年代初期,河北的“三驾马车”谈歌、何申、关仁山分别写下了《大厂》《信访办主任》《大雪无乡》,这些作品也是以广阔的农村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战场,书写改革进程中的社会阵痛和突围。《大厂》是这一时期改革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此时的改革矛盾不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涉及形形色色的人物,也不再是依靠个别英雄来完成改革的图景。这一时期的小说呈现出更为复杂更为交错的原生态。

  90年代后期,中国的改革不断推进,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加剧,官场出现了腐败现象,改革与反腐在作家的笔下产生了一种新的联系。原先的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冲突往往还是观念上的差异,到了90年代之后,利益的冲突成为改革文学新的焦点,如柳建伟的“时代三部曲”(《北方城郭》《突出重围》《英雄时代》)、周梅森的“改革三部曲”(《人间正道》《天下财富》《中国制造》)、张平的《抉择》《天网》、陆天明的《苍天在上》。以《英雄时代》为例,小说选取的是党的十五大关于国企改革、发展民营经济、政府机关机构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实施之后,中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艰难历程以及同期人们的生存境遇,重点探讨了价值标准多元无序等现实问题对中国当代人命运的全方位影响。这些作品继承了改革文学的精神,又写出了改革的复杂性。直到今天,反腐文学的生命力依然很旺盛,因为作品触及了改革深处的方方面面,对当下的现实场景有着深刻的描写和真实的呈现。

  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带来生活的急剧动荡,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各个社会层面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而小说家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剧烈或细微的生活差异,构成了新的文学板块。

  本世纪初,打工文学的出现,意味着改革开放对文学的影响从时代的层面转向对新的社会群体的关注。“打工”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民进城的一个特定的方式,也是沿海地区最为常见的生存状态。“打工文学”这个定义虽然缺少严密的界定,也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边缘到中心的过程。在后来“窄化”的过程中界定为主要创作者和题材内容集中在打工者中,也就是说打工文学主要是打工者写的文学,同时也是写打工者的文学。打工文学拓展了文学的题材写作领域,也打破了传统的文学生产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我写,写我,我看”的模式,门槛低,互动性强,而且是真正的接地气。打工者最早出现于广东省部分地区与长江三角洲一带,他们除了物质生活上的要求之外,还有着强烈地对城市生活方式的渴望,以及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后来随着年轻作家王十月、诗人郑小琼等人的作品的问世,打工文学在艺术上逐渐成熟,得到了更多的认可。王十月的《无碑》《烦躁不安》《31区》等长篇都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命运之痛,是打工文学中的代表作品。

  比之打工文学更有历史感和生命力的是都市文学的兴起,也是改革开放之后才能出现的。1994年6月,《钟山》杂志和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在南京召开了城市文学研讨会,这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大规模的关于城市文学的研讨,意味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曾经出现过写城市的风潮,当时有新感觉派的“生与色”的书写,有茅盾的社会剖析的《子夜》书写,40年代则有张爱玲的传奇式书写。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书写逐渐显现出来,到了90年代则有王安忆的《长恨歌》,前几年还有金宇澄的《繁花》,这些都是描写都市的经典作品。现在年轻一代对于城市的书写,已经从城市外在的变化的描写转向了对中产阶级或准中产阶级焦虑的表达。

  这些新的小说板块的出现,打破原先乡土小说一统天下的格局,另一方面,乡土小说在近年来也出现“再书写”的转机。一个特征体现在对农民精神家园失落的描写,写回不去的无归宿的苦楚。上世纪70年代末期,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拉开农民进城的序幕。这序幕是进城小说的序幕,也是生活中中国农民进城的序幕。进入新世纪之后,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加深了乡村文明的变迁和动荡。乡村文明的挽歌在作家的笔下缓缓地流了出来。“再书写”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家园的告别之后的回望,以及回望之后回不去的喟叹。莫言小说中的“恋乡”和“怨乡”,曾打动无数读者。近些年来,大量的小说以“故乡”“还乡”作为书写的主题,和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场“进城”(打工潮)遥远的呼应。这从另一个维度表达了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心灵的波澜。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