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乡土 > 文学 > 正文

书写新时代中华民族新史诗

时间:2020-01-06 18: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于文秀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文艺作品的取材和创作风格是丰富多彩的,作者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也是千差万别的。文学书写和艺术创作中既有纵横捭阖的时代全景,也有孤芳自赏的一己天地;既有容量庞大的巨型雕塑,也有内涵有限的微型盆景。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振聋发聩,既抓住了文艺创作的宗旨和使命,也为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指明了目标和方向。“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虽然文艺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五花八门、各有所长,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要扎根人民、深入生活,从时代和生活中去汲取源头活水,这是最根本、最关键、最长远的创作之法。因此,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应当用心写作,将心交给读者,“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以高尚的道德情怀、崇高的精神境界,满怀敬畏、辛勤忘我地创作出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文艺精品乃至传世经典。

  “用心”书写是关键

  尽管对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的探讨早已是老生常谈,但无论文明与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深入生活的概念有怎样不同的理解,扎根民众、贴近生活、拥抱时代这一文艺创作的基本要求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古今中外,无数的文艺经典都是深入生活的结晶。没有生活,就没有文艺;不用心创作,就难有上乘之作。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其作品的质量;他们深入生活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其作品的深度。如果他们一直沉迷在象牙塔里冥想虚构,即便是天才,其才华和智慧也难免会有枯涩干涸的一天,很难保持持久的文艺灵感和不竭的创作激情。因此,他们亟须融入波涛汹涌的社会生活之中去寻找创作的源泉。当代小说家柳青说过:“作家的倾向,是在生活中决定的,作家的风格,是在生活中形成的。”在这方面,柳青也是一个杰出实践者和身体力行者,其事迹至今感人至深。曾经做过县委副书记的他辞去工作,全家搬迁到长安县皇甫村,完全过着普通农民的生活,一住就是14年。他全身心地投入生活和文学创作,并写出了巨著《创业史》《狠透铁》等力作。

  用心创作,是作家、艺术家能否创作出优秀文艺作品的关键。能否用心创作,取决于作家、艺术家是否真正拥有对文艺的虔诚敬畏和对人民的深厚热爱。没有对脚下的土地和笔下的人物深沉而热烈的赤子之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文艺精品诞生。当代作家汪曾祺在回忆自己的恩师沈从文先生时曾说,有两句话对他影响最大、受益终身,那就是“要贴到人物来写”和“千万不要冷嘲”。“要贴到人物来写”的意思是,作家写作时要用自己的心贴近人物的心,语语出自肺腑,不能脱离生活,不能没有真心,这样的作品是“流”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千万不要冷嘲”的意思是,作家要用一颗执着的心,即通过自己的创作使这个世界更美好,用自己的作品给世界增加亮色与暖意,对所写的人和事从不刻薄嘲弄甚至玩世不恭,即使身处逆境,也永远葆有对生活的真诚和对创作的至诚。正因如此,他和沈从文等许多杰出的文学家一样,既拥有深厚的生活积累,又怀着真挚的文学之心,写出了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并为后来者提供了表率和示范。事实证明,作家、艺术家只有把真心交给生活、托付时代、给予创作,才能有真正的优秀之作诞生。

  “用情”表达是灵魂

  文艺创作既需要某种天分,也需要一定才华;既需要用心,也需要用情。这里的“情”,不仅是指情感,更指的是情怀。要想有大作品、大制作,只有才华和真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境界和情怀。正如清代沈德潜所言:“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的确,手上有巧笔,才会有好文章;心中有大义,才会有大作品。文学境界与作家情怀的关系,有如硬币的一体两面,或曰“文如其人”。一般来说,精神境界与艺术境界是分不开的。精神境界往往决定着艺术境界,作家的情怀和追求决定着文艺作品的价值与意义。史诗级作品需要书写汹涌澎湃、气象万千的社会大生活,大作家也通常有大境界、大气魄。有了大境界、大气魄,就不愁创作不出大作品。一位真正的作家、艺术家,往往要尽一切可能做到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思想、艺术和生活内涵,体现对生活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解析。而经典作品往往拥有直抵本质的哲学境界或超越世俗的诗意情怀,甚或“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的珍贵特质。比如,歌德的《浮士德》、托尔斯泰的《复活》、曹雪芹的《红楼梦》、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都堪称此类史诗级巨著。境界高远的作家、艺术家是犹如灯塔般的存在,他们用自己的创作擦亮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世间的道路,成就史诗般的大成之作。

  文艺作品的取材和创作风格是丰富多彩的,作者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也是千差万别的。文学书写和艺术创作中既有纵横捭阖的时代全景,也有孤芳自赏的一己天地;既有容量庞大的巨型雕塑,也有内涵有限的微型盆景。然而,如果作家、艺术家的兴趣所在和注意焦点仅局限在关注一己的私爱与忧愁,只玩味个人的闲情与雅趣,也许也是一种艺术人生,但恐怕不免空负了才情。正如现代艺术家潘天寿所说:“不论何时何地,崇高之艺术为崇高精神之产物,平庸之艺术为平庸精神之记录,此即艺术之历史价值。”缺乏思想境界和精神情怀的人,是写不出撼人心魄的作品来的。作家艺术家选择写什么、怎么写,写得如何,往往决定于他们的境界与情怀。没有高尚宏远的情怀与境界,就难以创作出成功作品乃至经典之作。只有才华而没有境界,就不会走远,艺术的生命力也不会长久。因此,情怀比才华更重要,境界比技巧更重要。

  “用功”创作是根基

  文艺创作既是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想劳动,文艺史诗与经典作品更是文化的精华与文明的结晶。作为体现人类的智性活动,文艺创作不仅需要真诚的心灵、高尚的情怀,更需要艰辛的付出。苏轼有云:“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诚然,文艺创作没有捷径可走,没有近路可抄,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勤劳和汗水,才能成就时代史诗与文艺经典。纵览古今中外的文艺经典,绝大多数饱含了创作者经年累月的冥思苦想、斟酌推敲、润色修改,甚至付出的是健康和生命的代价。例如,长篇小说《红楼梦》以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全世界的广泛赞誉,它不仅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然而,曹雪芹为创作《红楼梦》不惜“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其间克服困顿、病痛甚至忍受失去亲人的悲恸,终于创作出了“字字看来皆是血”世界级经典。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从来都不靠凭空虚构,每每创作前他都要花很多时间收集查阅大量的历史著作、回忆录、档案等。以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为例,他自己曾说过:“我的小说中历史人物的言论和行动,我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虚构过,我都有资料根据。我在写作中收集的资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图书馆。”不仅如此,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精益求精、近乎苛刻,不但在写作过程中反复修改,有时也会不断重写,甚至在完稿之后、发表之前,仍然抓紧一切机会修改。可见,没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辛勤投入的写作态度,是写不出真正出色的艺术作品的,这是文艺创作的真谛。

  最“聪明”的方法往往就是最“笨”的方法,当代作家路遥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证明了这一观点。他曾因中篇小说《人生》的成功收获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一时间他成了“生活在广场上”的公众人物,但路遥的目标是要写一部大书,向陕北的历史作交代。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他花费了六年时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前三年准备,后三年动笔写作。在三年的准备期间,他阅读了近百部世界文学经典作品,翻阅了大量经济、政治、农业、科技、民俗等数十个领域的杂书,查阅了十年间的各种报纸合订本,还再度返回陕北农村、城镇,亲近泥土,体察民生,重新深入生活,加深感性体验。他“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终于创作出全景式反映中国社会转型期城乡变迁的史诗级小说。

  总之,要想创作出有价值、有意义、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史诗级文艺作品,新时代作家、艺术家亟须做到用心、用情、用功,只有真心诚意,敬畏生活,用情怀书写,不辞辛劳,忘我工作,为人民代言,为历史记录,才能创作出兼具温度和深度的流芳以远的传世之作。书写新时代中华民族新史诗

  (本文系全国文化名家及“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当前文化与文学热点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教授)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