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 > 新农村 > 正文

打造有“乡愁”的新乡村

时间:2020-01-04 01:25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杨旭东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振兴乡村不是要回到从前,而是要建设一个融传统和现代于一体的美丽乡村。

 

  核心阅读

  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一环,如何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让乡村文化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与其他方面得到同步发展,打造有“乡愁”的新乡村,是新时代的重大文化使命。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农耕文明历史的社会,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上关乎民族的伟大复兴,下牵涉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建设全面振兴乡村的路上,我们要站在为民族文化的未来着想,立足乡村文化实际,稳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打造有“乡愁”的新乡村,是新时代的重大文化使命。

  尊重乡村文化的多样性

  由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民族、历史等方面的因素,乡村社会在耕作、饮食、居住、节日、信仰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乡村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这是中国乡村文化最大的一个事实。多样性是乡村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潜力,乡村文化是每个村庄独特的烙印、标志和符号,它们承载着乡村千百年来的所有记忆、历史与传统,也蕴含着乡民们世世代代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生存智慧、朴素哲学和处世思想,它们不仅在过去的乡村生活中发挥作用,而且也是未来乡村发展的生长点,是乡村文化的潜力之所在,没有了多样性,乡村文化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如果说,城市化进程中的千城一面已经成为前车之鉴,那么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乡村文化的多样性特征,结合各地、各村的具体历史风貌、文化记忆和现实需求等来实施振兴计划,避免用统一的设计规划强力改变乡村面貌,导致“千村一面”的乡村社会景观。

  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

  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和思维上的极大跳跃,以至于对农耕文化产生了很多的认识误区,认为农耕文明已经走入历史,无法为现代社会提供服务。实际上,农耕文明并非一无是处,相反,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时代的很多弊病,需要从农耕文明中汲取智慧来进行革除。同时,农耕文明中也具备与时俱进的因子,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其可以而且能够适应时代变化的部分并加以利用。乡村地域广袤,农耕文明的许多细节恰恰蕴藏着农耕时代人类与自然、社会相处过程中提炼、总结出的智慧结晶。比如,在前工业时代农业生产中的生态观念就具有为现代生态保护可资借鉴的价值;农村人口众多,地方社会中活跃着一批文化精英,他们对当地文化了若指掌,深谙乡村文化精髓,懂得如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怎样为现代社会提供文化产品;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农耕文明衍生出来的许多文化表现形式,比如传统工艺、民间艺术、民俗节庆等,这些既可以为乡村社会提供继续发展的精神资源和产业资源,又可以为化解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依托,贡献力量,是振兴乡村文化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

  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世纪初开始,国务院先后公布了4批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包含3154个子项,再加上省、市、县一共四级名录体系,这些代表性项目基本上囊括了所有乡村文化的精华,它们大多数仍然存活在乡村,主要的生存土壤也是乡村。如果说乡村文化振兴要寻找一个抓手的话,毫无疑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乡本土的文化,与城市文化、流行文化、西方文化等各种外来文化相比,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他们是浓缩的乡民们熟悉的手艺、味道、声音等方面的文化综合体,与当地民众的精神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虽然一些传统文化形式已经与当下的生活节奏不很相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乡村人口的迁移流动,新一代城里人对“乡愁”的呼唤、对“老家”的怀念等情感诉求,引发了人们对于乡土文化价值的再认识以及回归传统文化生活的渴望,非物质文化遗产恰恰能够在这些方面满足那些从乡村进入城市、精神上城乡两栖人群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乡村振兴,言外之意就是要把衰落的乡村进行全面的修复、重整,其本身内涵有让乡村文化恢复往昔活力的使命在其中,这与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归不谋而合。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延续中华民族的文脉,又因其“生活性”“活态性”“在场性”等特征,可以成为当下乡村振兴的最便捷、最适宜满足乡村社会精神文化需求的途径,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甚至还具有经济开发价值,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传承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它们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开发,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结果。

  破除乡村社会的陈规陋俗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到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纲要,都提及移风易俗的问题,可见,移风易俗与乡村振兴,尤其是文化振兴有着密切的关系。乡村文化良莠不齐,既有优秀的农耕文化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发掘、保护和传承,也存在落后愚昧、奢侈浪费的陈规陋俗,这些已经成为影响乡风文明提升,阻碍乡村经济社会良性运行与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因此,推进乡村文化振兴,需要积极稳妥推进移风易俗,破除乡村社会的陈规陋俗,为乡村文化振兴减少阻力。由于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尊重民众意愿、情感的基础上,移风易俗应谨慎对待和仔细甄别所谓的“公序良俗”和“陈规陋俗”,对于优秀文化中的不良成分和陈规陋俗中的正面元素要区别对待。

  培养农民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

  振兴的乡村文化,不只是继承传统的乡村,还应该是一个富有现代气息的乡村。振兴乡村不是要回到从前,而是要建设一个融传统和现代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故此,乡村文化振兴不仅要立足农耕文明,而且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乡村社会中人们的现实需求,培养现代文明意识。随着乡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乡村社会追求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愿望也很强烈,比如,把代表现代文明的健康、卫生、科学、营养、文明、时尚等理念通过类似于养生保健知识宣传、广场舞或健身操之类的文化形式在乡村社会进行推广、传播,为农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创造条件,让民众在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中既可以扭属于他们自己的大秧歌,也可以大跳城里人的广场舞。

  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乡村振兴既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也是对以往农村建设理念的一次升级。今天的乡村振兴,已经从以往的重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转向物质和精神生活并重;从以往的偏重于硬件建设,转向更加重视软件建设,要对乡村社会实现全面和整体的提升。从政府的角度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政府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应该承担的职责。长期以来,公共文化建设一直是乡村社会的短板和软肋,虽然也在持续不断推进,乡镇的文化站、村里的文化大院等都已经基本建成,再加上每年的送文化下乡等政府主导的文化活动都不曾间断,但由于乡村数量庞大,文化建设上的财政投入到了具体的行政村就成了“撒胡椒面”,不少文化建设内容都流于形式或供给不足,难以满足乡村社会的文化需求。基于乡村文化的现实情况,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则需秉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于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活跃的乡村要还文化于民,减少干涉和介入,让人民群众自得其乐;对于村落文化衰落严重的地方,则要进一步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补足硬件建设的缺口,偿还软件建设的“欠账”,提供公共文化平台、设施和产品,营造文化氛围。

  总之,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灵魂”,没有乡村文化的振兴,乡村就可能患上“城市病”,城不像城,村不像村。因此,在建设全面振兴乡村的路上,通过推进乡村文化建设重塑乡风文明之风,衍生出一种根植于乡土传统、又兼具开放共享现代特质的乡村文化生态,在乡村走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着“润滑”“引领”作用。打造有“乡愁”的新乡村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